如果你要问我,二胎最大的挑战是什么? 我会列出一串回答: 睡觉 生病 争妈 …… 但如果还要追问一句,那最最最大的挑战是什么呢?! 那我一定会说: 安!全! 五一假期前夕,一位妈妈带着姐弟俩在深圳搭乘地铁。 为了方便看管,她将姐弟俩套上了安全绳,一个牵一个。 但这个所谓的“安全绳”,却差点成为了“索命绳”! 姐姐频繁地冲卡,导致安全绳最终卡在了列车门间,差点将弟弟拖拽到轨道上……还好安全绳被门卡断,弟弟才最终安全。 看完视频,真是一身冷汗! 前段时间,在广州也发生了一件类似的事情。 一位妈妈背着小的、推着大的搭乘地铁,结果人挤上了地铁,但推车却留在了站台上!里边还有沉睡的老大…… 还好,在地铁工作人员的帮助下,推车被及时推到安全区域,妈妈匆忙赶回,虚惊一场。 但对于四川的另一位二孩妈妈来讲,现实就远远没有如此幸运! 2017年3月,陈女士刚刚生下一个妹妹,可还没有出月子,5岁的老大就在出外玩耍时遭遇车祸。 “18日下午4时许,中交锦湾小区外,新修的滨江大道上,一个小男孩躺在地上,右腿被碾碎,不远处停着一辆运渣车。小区居民介绍,正是那辆呼啸而过的运渣车,让小男孩倒在了血泊中。” “小男孩妈妈告诉记者,18日下午,小区多名小朋友到她家,找到儿子到小区楼下玩耍,‘我还在坐月子,心想就在楼下不会出事,就没有陪着一起去。’陈女士说,没想到没过多久,她得知儿子出了车祸。” …… 二胎,最重要是安全 必须承认,多了一个孩子,最受威胁的,其实就是安全这件事! 一个的时候,孩子少,家里又常有老人帮忙。人手多、眼线足,大家围着一个孩子团团转,绝大多数时候,安全都是有保证的。 但到了两个孩子,家庭对于孩子的安全,可能就疏于防范。 一方面,孩子多了、看不过来。 尽管每位父母都极度重视孩子的安全,但毕竟每个人只有两眼四手,有时顾了小的就顾不上大的,常常是没头苍蝇两头忙,顾左不顾右! 能力不及,安全也就容易出现漏洞。 另一方面,孩子大了,不好看护。 很多要二孩的家庭,即使有老人帮忙,但老人年龄大了、腿脚不方便,孩子一旦到了又跑又跳的年龄,看护者就追也追不上、堵也堵不住,常常留下了安全的隐患。 可孩子越多,安全问题越需要重视! 在涉及安全的问题上,“一个孩子照书养、两个孩子当猪养”的念头绝对不可以有!否则疏忽酿小错、小错变大错,等到后悔就晚了。 以下列举几个二胎家庭常见的安全纰漏,大家查漏补缺,共同提升二胎时代的“安全商”。 漏洞:一个往东、一个往西 对策:找一个相对密闭的空间活动 多子女最常见的安全漏洞,就是几个孩子的行动方向不一致,导致大人难以控制,带孩子的时候,经常顾头不顾尾。 有一次,我带兄妹两人去新建的儿童公园玩。 公园很大,小孩子的游乐设施特别多。 老大一看这么多的游乐设备,乐得心花怒放,撒丫子就想跑! 但老二却还不明白这些游乐设施有什么意思,她只指着最简单的摇摇车,“呀呀呀”地要去坐。 一个要坐摇摇车,另一个却要去玩别的。 我一手推着推车,一手拽着大孩子的衣领,那感觉,真是累成狗! 好不容易一通劝,老大同意先陪着妹妹去坐摇摇车,之后再去坐滑梯。 我以为就此安心。 但没想到,坐完了摇摇车,一到彩虹滑梯那里,傻眼了! 滑梯这儿,孩子们人挨人、人挤人,滑梯的速度特别快,大人还没看清他怎么滑下来的,他就一溜烟跑后面去排队了…… 妹妹嗷嗷叫着,着急要去别的地方,可哥哥呢? 我连影子都看不着! 我的脑子里,开始出现有人趁乱把孩子掳走的场景…… 环顾四周,整个儿童公园有至少四五个出入口,要是有人真把孩子带走,你连追都不知道该从哪里追! 想到这里,我果断决定:在他们足够大之前,或者在看管人手足够多之前,我们再也不来这里了! 有了儿童公园的教训,之后我在选择带俩娃玩耍的地方时,首要就会考虑 ——优选相对密闭的空间 小孩子爱活动、好跑好跳,如果在一个敞开的空间里边,他们的活动很容易脱离大人的监控。所以选择一个出口集中、相对密闭的空间,有助于兼顾活动与安全。 正因如此,我选择了室内的儿童乐园,或者是小型的户外游乐园。 这些地方的统一特点,就是统进统出。孩子进出通常只有一个通道,大人只要守住这个通道,就不怕丢孩子。 漏洞:两个孩子太疯狂,真是带不动呀! 对策:用游戏让孩子们安静 带孩子绝逼是一件辛苦的事情。一个常常累成狗,两个就不说了。 大人带到精疲力尽的时候,又怎能聚精会神地保证安全呢? 所以,可以引入一些小游戏,让疯狂的小家伙们稍微安静一些,也让大人稍微休息一下。 比如,有时候我带两个小家伙出去玩,老大指定要去书店儿童区看漫画,老二在书架那里绕了几圈却要往外走。 刚开始,我会十分犯难 ——到底是跟着年幼的老二走? ——还是拽着专注看书的老大,一起走呢? 后来,我发现,其实用一些小小的游戏,可以让老二安静下来。 比如和她玩“一二三木头人”的游戏。虽然老二还不很懂游戏规则,但她一看见我“冻住了”就会很开心。 我扮演“木头人”,在书店慢慢挪动,她就在旁边饶有兴致地看着我,不乱跑也不瞎吼,倒能打发不少时间。 这种静态的游戏,同样适用于老大。 当我觉得很累,不想随着他们跑跳的时候,就会玩“木头人”的升级版“机器人”游戏。 每个人都扮演“机器人”,随便放一首歌,歌声响起的时候,就跳locker那样的机器人舞蹈,歌曲一停,必须保留当时的姿态。 这个游戏不用耗费什么体能,小孩子们看彼此的窘态也觉得很好玩,可以玩好长一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