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山西省吕梁市中阳县暖泉镇桥上村一农家娶亲。农户高海贵的11位闺女,凑了32万元为家里唯一的、年龄最小的弟弟高浩珍办婚礼。村民拍下结婚典礼视频,引发网友对“重男轻女”“彩礼高”等问题的质疑。 高浩珍的十姐高玉(化名)7月11日就网友质疑回应澎湃称,生男孩是因为父母一辈存在传统思想,但父母并非“重男轻女”。而当地彩礼其实并不高,姐姐们凑集的钱中有约20多万元是用来给弟弟买新房用的。 “生男孩非因父母重男轻女”澎湃新闻获取的视频显示,结婚典礼现场,一对新人和长辈站在台上。在司仪主持下,着同款并分别标注从1至11数字红色T恤的11个姐姐,按家中排行从大到小逐一上台,对结婚的弟弟说祝福语。 7月11日,高浩珍的十姐高玉向澎湃新闻确认,网传的上述视频属实。高女士说,视频是婚礼现场村民拍摄的。视频中的两名长辈,是自己的父母。父亲高海贵今年已经72岁,母亲苏某68岁,大姐49岁,弟弟高浩珍今年才22岁,在九姐的理发店工作,弟媳则是他的初中同学。 高玉表示,网友质疑其父母“重男轻女”,其实并不存在。父亲23岁、母亲20岁时开始,前后27年,接连生了11个女儿才生出一个儿子来。那时因为老一辈有传统思想,想要个儿子。不过,兄弟姐妹12人关系一直十分要好,也从没觉得父母会多爱弟弟一点,他们对子女都是一样的,特别公平。 暖泉镇副镇长杨某向澎湃新闻介绍,据了解,目前像高家这样的多子女家庭,在当地基本属于个例,“重男轻女”思想观念也几乎不存在了。 按当时计生标准,可能要被罚1万元高玉向澎湃新闻透露,因超生孩子多,家里在计划生育政策实施期间被罚了不少钱。她高考那年被北京某大学录取,但考虑到家境,仅看了一眼通知书,就去县城开始打工。 对此,暖泉镇原计生办主任武某表示,按上世纪80年代计划生育处罚标准,高家那时可能会被处共计一万元的罚款。 桥上村村委会会计陈某说,高家孩子生得多,以前政府为了惩罚,有几个孩子没给上户口。不过,政策放开以后,最后都上了户口。 高玉说,因为家里一直比较穷,大部分孩子文化程度都不是很高,高中毕业的她算是家里学历最高的了。其他姐姐基本上都是断断续续上学,有的三年级就不读了,只有两个姐姐念过初中。家里的五姐、三姐和大姐连学校都没进过,辍学之后大家都回家务农。因此,他们这一代人都没有“一定要生男孩”的老思想了。 当地彩礼不多,凑钱主要用于买房为什么要凑钱给弟弟结婚?高玉解释,父亲以前一直靠在煤矿打工和种地为生,由于孩子多花销大,没攒下多少钱。弟弟这次结婚要花钱,只能由11个姐姐一起来帮衬。 暖泉镇桥上村党支部书记兰生平也向澎湃新闻证实,高家一直是村里的贫困户,家里条件特别困难,直到去年才脱了贫。 高玉强调,32万元是姐姐们自发为弟弟凑的,分别用在了置办婚礼、彩礼和在县城买房上,并不像网上传的那样全部用于彩礼和婚礼。当地彩礼钱并不多,这些钱主要还是准备在县城买房用,大概需要25到30万左右就能付全款,买一套100平方米左右的房子。 此外,面对网上质疑和负面评论,高玉表示,目前家人心里都比较矛盾和迷茫,也拒绝让22岁的弟弟接受采访。“凑钱给弟弟办婚礼完全是我们自愿的,希望大家不要把关注点放在钱上。”高玉说。 延伸阅读 年轻人用六个钱包买房 祖辈父辈养老如何解决?2018年4月25日讯,公众人物一谈房价就容易引发舆论风波,最新的一位是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樊纲。日前,樊纲做客央视财经某节目,在回答现场观众“年轻人应该买房还是租房”的提问时表示,年轻人“如果要结婚了,双方父母、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六个钱包’能一起凑出首付,建议还是买房好”。 此言一出,引发争议无数。有人认为,一套房子的首付就要耗尽三代人的积蓄,这样的房价本身就是问题。有人批评,鼓励年轻人啃老买房,这种价值观值得商榷。还有人从这一言论里解读出年轻人成家立业之艰难。当然也有人支持樊纲,认为他只不过耿直地说出一句大实话而已,现实中很多家庭都是这么做的。 平心而论,樊纲的言论并没有脱离实际。没错,年轻人可以选择租房。但是,由于住房租赁市场还不够成熟、健全、完善,对于房东和房客的权利义务缺乏具体细化法律法规,租房的体验常常难言美好。房东随意上涨租金、随意更换房客、拒绝维修房屋设施、对房客生活过多干扰的情况时有发生,双方关系很难长久和谐。 事实上,长期稳定地租赁一套住房的房客少而又少。租房网站“107间”发布的《2016·107间北京租房报告》显示,在北京租房客中,平均每11个月就换一次房,大部分房客在8到14个月就要换一次房,“稳居”成为租客的奢望。 如果说,房东房客之间的矛盾纠纷、频繁换房的奔波劳累还属于“技术层面”问题的话,那么房价节节攀升,以及附着于住房身上的户口所隐含的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资源就更为本质,使租房的年轻人更加坐不住了。租房者能不能在一座城市里落地扎根,能不能融入城市生活?这首先不是一个心态和思想观念的问题,而是一个体制和政策设计的问题。当体制和政策短期之内还难以改观的情况下,年轻人要成家立业、融入城市,买房确实是一个重要的前提条件。 那么问题就来了。仅仅依靠自己的收入,绝大多数年轻人都无力在城市里买房。智联招聘日前发布的《2017年秋季中国雇主需求与白领人才供给报告》显示,2017年秋季,全国37个主要城市的白领平均招聘月薪为7599元,其中北京的平均月薪最高,为9900元。相对于这样的收入水平,住房价格显然高不可攀。年轻人如果想要买房,除了盯着祖辈父辈的钱袋子之外,还能有什么办法呢? 单纯指责房价可能无助于实际问题的解决。在全球范围内,大中城市的房价昂贵都是一个普遍现象,这从市场经济的逻辑里也能够找到解释。由于资源聚集、分工细致,大城市往往可以提供更多工作机会、更高收入水平和更有品质的城市生活,因此,其房价自然可以获得市场给予的溢价。除此之外,我国大中城市的高房价还叠加着快速城市化的时代背景。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末,中国城镇化率为58.52%。发达国家的城镇化率平均达到80%。在快速城市化的过程中,每年都有大量年轻人离开农村地区、中西部地区和中小城市,源源不断地涌入东部沿海地区和大中城市。这些新市民群体的购房需求和原有市民对于改善性住房的需求,共同构成了房地产市场上的庞大需方,支撑着大中城市的房价。 |
下一篇:适合办公室白领喝的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