鹏鼎控股雄厚的业绩背后,与其间接控股股东臻鼎控股不无关系,而后者则与富士康母公司鸿海集团联系紧密。 招股说明书显示,鹏鼎控股第一大股东为美港实业有限公司(下称“美港实业”),其持有73.75%公司股权。美港实业的股东层穿透后,为台湾上市公司臻鼎控股旗下公司,后者的第一大股东则是鸿海集团旗下全资子公司Foxconn(Far East)。 不过,鹏鼎控股表示自己并没有实际控制人,原因则是鸿海集团在臻鼎控股的7人董事会中只有一个席位,对其不构成实际控制关系,并且从未对其进行财务并表。 其实,鸿海集团一直是鹏鼎控股重要的客户之一。 数据显示,2015-2017年,鸿海集团与鹏鼎控股发生销售收入分别为20.27亿元、9.32亿元、12.99亿元,销售占比则分别为11.86%、5.44%和5.43%,呈现出一定程度的下滑趋势。 与鸿海集团相比,苹果公司(AAPL.O)则是鹏鼎控股不折不扣的第一大客户。 2015-2017年,苹果公司与鹏鼎控股发生销售收入分别为92.14亿元、105.10亿元和151.42亿元,销售占比分别是53.91%、61.32%和63.30%,呈现逐年递增趋势。 对大客户的依赖,随之产生应收账款增加的风险。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报告期内,鹏鼎控股应收账款账面价值从2015年时的31.72亿元增至去年底的66.40亿元,占当期营业收入比例亦从18.56%升高至27.76%。 “在最新的审核要点中,发行人来自单一大客户主营业务收入或毛利贡献占比超过50%以上的,原则上应认定为对该单一大客户存在重大依赖,在发行条件判断上,会重点关注客户的稳定性和业务持续性,是否存在重大不确定性风险。”接近监管层的中介人士说。 该中介机构人士解释,对于一些非特殊性行业,即除电力、电信、石油、军工等行业外,如果不是行业存在普遍性,那么审核重点会关注在单一大客户是否是关联方,或者存在重大不确定性上,因为这可能会引发企业未来业绩的持续性的疑虑,进而影响是否符合发行条件的判断。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在今年的发审会中,已有多家上会企业面临大客户依赖的问题,但其中命运各异。其中,朝歌科技、威士顿等企业被否决,东方嘉盛和三晖电气等则顺利过会。 “对于这一问题,监管层会主要考虑四点,一是企业存在的现象是否与行业经营特点一致,二是客户在行业中的地位与经营情况是否存在不确定性,三是公司与该客户合作的历史、业务稳定性,最后则是是否存在关联关系。在解决这些问题后,如果再充分披露可能产生的风险,过会也不成问题。”上文提及的北京投行人士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