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运动养生 > 百岁杨绛走了,她的养生秘诀值得所有人借鉴

百岁杨绛走了,她的养生秘诀值得所有人借鉴

时间:2018-07-07 16:11  来源:  阅读次数: 复制分享 我要评论

今天的朋友圈充满了怀念和感伤——

著名女作家、文学翻译家和外国文学研究家、钱钟书夫人杨绛于5月25日凌晨病逝,享年105岁。

这位优雅、博学的民国才女给我们留下许多文学佳作。

笔健高寿,得益于一种豁达的人生境界。杨绛先生的家庭回忆录《我们仨》。书里回忆了她和女儿钱瑗、丈夫钱钟书一家三口生活的点滴。

钱钟书杨绛一家三口

160多页,9万多字,苦难均一笔带过,欢乐总细致描摹。字里行间都透露着杨绛安宁和淡泊的人生态度。

其实,一家三口的生活并非一帆风顺,杨绛和钱钟书在国外留学时承受了生活上的种种不适和沉重的课业负担,回国后与大家庭的相处也多有磕绊,文革时期更是经历了一系列的变故,女婿自杀离世,独女英年早逝,多少白发人送黑发人的心酸……而后,老伴钱钟书辞世……

然而,杨绛老先生依然能带着温暖和爱,将美好的旧时光、真挚的亲情娓娓道来。

诺贝尔生理学奖得主伊丽莎白,总结出的长寿之道:人要活百岁,合理膳食占25%,其它占25%,而心理平衡的作用占到了50%。杨绛的养生秘诀来自内心安宁与淡泊,隐于世事喧哗之外。值得每一个浮躁的人学习……

说起养生,我们最先想到的都是吃这吃哪,殊不知,养生更重要的是有一个良好的心态,也就是心理平衡,这样互补才能做到有效的养生保养,延年益寿……

一起来回忆杨绛老先生是怎么做到的。

运动:适宜就好,每天早上“八段锦”

生命在于运动,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杨老深知运动的重要性,但又觉得运动负荷和运动量,必须适合自己各个年龄段,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以“适合”为宜。百岁高龄时的杨先生,仍是头脑敏捷,走路轻快,还能弯腰手碰到地面,腿脚也很灵活。

她习惯早上散步,过去外出每天坚持走7000步,现在在屋内能走上三四千步。她还坚持做保健气功操八段锦作为早课,感受舒筋活络的愉悦。原来练大雁功,但由于动作太大,老年人并不适合多练习,这些年来改练八段锦。

八段锦是古代人发明的一种保健养生方法,通过肢体运动和气息调理,能活络经脉,打通气血,具有抗病、强身、延年的作用,常练习获益多多。

老人一直将口诀清晰地记在心里。“双手托天理三焦,左右开弓似射雕。调理脾胃须单举,五劳七伤向后瞧。摇头摆尾去心火,两手攀足固肾腰。攒拳怒目增力气,背后七颠百病消。”

饮食:清淡少盐,合理搭配

杨老说,人类死亡原因,有一半是不当饮食所致。因此合理饮食十分重要,过度饮食会带来灾难,危害自身健康。

据报道,杨老平时极少食油腻食物。烹调力求清淡,少油、少盐、少糖,每餐不过饱。爱吃些时令蔬菜、水果,喝点牛奶,有时蒸一点鱼。喜欢买了大棒骨敲碎煮汤,再将汤煮黑木耳,每天一小碗。

豆浆是家里经常吃到的东西。杨绛曾说过,“每天给他们亲手做豆浆。要打得非常非常细,我还会做杏仁酱,那个杏仁酱好吃着呢,我自己做豆浆,我还发明花生可以搁在里头,核桃也可以做……”

健康长寿源于规律生活

令人感到惊异的是,杨绛100岁的时候,身体的各项指标竟还都很正常。纵观杨绛先生的百岁长寿经,正应了《黄帝内经》中的养生之道: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形与神俱。

杨绛的身体能够如此长寿和健康,其一是源于杨绛早年身体底子打得很好。由于杨绛出身的家庭境况较好,不但使杨绛接受了很好的家庭熏陶,而且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加之杨绛早年生性活泼,注重全面发展,她曾多次在聊天时告诉过朋友,自己在中学时代就曾当过学校篮球队的主力队员,而且还非常调皮,甚至爬过学校的大树。

其二是杨绛晚年的生活规律,注意养生。饮食方面,杨先生平日生活很清淡,爱吃些时令蔬菜、水果,喝点牛奶,有时蒸一点鱼。平衡营养,控制油腻。生日之前,朋友拜访杨绛,老人精神很好,脸色也很红润,一点也不像一个百岁老人。

除此之外,杨绛还经常翻阅报刊看电视,练字抄诗,重读旧书,这些都可以提升她对大脑思维的锻炼。

从今年年初开始,她再次用毛笔练小楷,抄写钱钟书的《槐聚诗存》,一天写几行,到6月19日的凌晨两点,她又全部抄完了一遍。而距离她上次抄写《槐聚诗存》,已经是10年以前的事情了,那时钱锺书刚刚去世不久。

心态:淡泊安宁,简朴生活

杨绛最喜欢的名言是:“简朴的生活、高贵的灵魂是人生的至高境界。”

人们赞誉她是著名作家,她说自己“没有这份野心”;

人们说她的作品畅销,她说“那只是太阳晒在狗尾巴尖上的短暂”。

《杨绛文集》出版,出版社准备大张旗鼓筹划其作品研讨会,杨绛打了个比方风趣回绝:“稿子交出去了,卖书就不是我该管的事了。我只是一滴清水,不是肥皂水,不能吹泡泡。”

中医理论有“抑郁成疾,不悦伤身”之说,人要自控好,排除不良情绪对自己侵袭与干扰。”上个世纪90年代,杨绛先生经历了亲人离世等诸多磨难,一度陷入悲伤,做梦也遇见他们。

但她感情上很克制,注意节哀,并常以体育锻炼和写文作画来转移自己的视线,恢复自己平和的心态。她说:人死不能复生,该放的还得要放下。活着的人要向前看,过好每一天,不能老往回看,被悲伤牵着鼻子走,否则会伤害自己健康!

杨绛先生的9句箴言,送给浮躁中你

1、你的问题主要在于读书不多而想得太多。

2、如要锻炼一个能做大事的人,必定要叫他吃苦受累,百不称心,才能养成坚忍的性格。一个人经过不同程度的锻炼,就获得不同程度的修养,不同程度的效益。好比香料,捣得愈碎,磨得愈细,香得愈浓烈。

3、有些人之所以不断成长,就绝对是有一种坚持下去的力量。好读书,肯下功夫,不仅读,还做笔记。人要成长,必有原因,背后的努力与积累一定数倍于普通人。所以,关键还在于自己。

4、少年贪玩,青年迷恋爱情,壮年汲汲于成名成家,暮年自安于自欺欺人。人寿几何,顽铁能炼成的精金,能有多少?但不同程度的锻炼,必有不同程度的成绩;不同程度的纵欲放肆,必积下不同程度的顽劣。

5、在这物欲横流的人世间,人生一世实在是够苦。你存心做一个与世无争的老实人吧,人家就利用你欺侮你。你稍有才德品貌,人家就嫉妒你排挤你。你大度退让,人家就侵犯你损害你。你要不与人争,就得与世无求,同时还要维持实力准备斗争。你要和别人和平共处,就先得和他们周旋,还得准备随时吃亏。

6、惟有身处卑微的人,最有机缘看到世态人情的真相。一个人不想攀高就不怕下跌,也不用倾轧排挤,可以保其天真,成其自然,潜心一志完成自己能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