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七医院西溪谷门诊部内景 “我的烦恼那么多,短短十几分钟怎么讲得完?” 每位医生半天只看3-6位病人 本周日有义诊活动可体验 大家去医院看病,最烦恼的是什么?其中之一恐怕就是和医生说不上几句话,就听到叫号机报“下一个”了吧?这种情况在需要细细诉说认真倾听的心理科门诊,尤其无奈。 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最近在医院附近新开出“西溪谷门诊部”,专门解决这个问题。西溪谷门诊部的每位医生,每半天只接待3-6位来访者,每位来访者的咨询时间至少在30分钟以上。 记者 谢谨忆 通讯员 李彬 西溪谷门诊部侧重心理咨询 每位来访者就诊时间半小时以上 西溪谷门诊部是浙江大学医学院精神卫生中心、杭州市心理卫生中心(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在院外开设的提供高端心理卫生服务的机构。 出诊的医生均为市七医院具有高级职称的专家和高校教授,并配备专业的心理治疗师协助专家工作。 有别于普通的医院门诊室,西溪谷门诊部配备了8个独立的心理咨询室,环境布置得温馨舒适,更易于来访者放松心情,向医生敞开心扉。 目前,门诊部主要开展各类心理卫生的诊查和治疗服务,比如焦虑、抑郁、青少年学业压力、婚姻家庭关系咨询、睡眠障碍等等。 “心理精神方面医生和来访者的交流时间,本来就比其他科室要长,一般我们的医生可能会花十几二十分钟接待一个来访者。但是有些来访者他有满肚子的烦恼要倾诉,还是觉得和医生的交流时间不够。针对这一部分人群需求,我们开设西溪谷门诊部,作为医院诊间的外延。” 市七门诊科主任朱长江介绍,在西溪谷门诊部,医生和来访者会有充足的时间充分沟通交流,每位医生每半天只预约3-6位病人,每位病人起码约谈30分钟以上,平均在40分钟左右。这个门诊部更侧重于对来访者的心理层面作出分析、指导和调整,包括人际关系处理、情绪管理、压力处理等,配药倒在其次。 不过,要提醒大家的是,想到西溪谷门诊部就诊,需提前在网上预约“名医门诊”号,直接跑去现场的话,医生未必会有时间接待。 心理医生目前常用认知行为治疗 朱长江主任介绍,目前心理治疗上最常用的方法,叫认知行为治疗。这种治疗方法需要患者和医生建立起足够信任的关系,医生才能影响病人,改变他的认知和行为。建立信任的过程则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 “在生活中遇到困惑、人际冲突、管理不好自己的情绪、行为不计后果等等,实际上是我们的认知上有不合理、有偏差的地方。医生要通过情绪分析,找出来访者产生负面行为和情绪的原因,然后逐步用客观、正确的理念影响来访者,使之慢慢改变。理念改变了,情绪自然就会改变,就不生气不焦虑不难受了。” 朱主任曾接诊过一位28岁的女白领,从小就是“别人家的孩子”,一帆风顺一直到名牌大学研究生顺利毕业。可能是之前太顺了,到了社会上以后,发现自己的适应能力很差。 她25岁研究生毕业,到28岁的三年里,没有一份工作能坚持半年以上,不是觉得工作没有前途,就是觉得人际关系难处,或者和领导理念不合,她动辄辞职,3年里换了六七份工作,对未来的人生也是一片迷茫。 父母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带着她去和朱主任聊。 朱主任评估后认为,姑娘在认知上和大多数人有偏差,理念不太一样,也有抑郁情绪。他让姑娘把找工作的事暂时放一放,先梳理自己的思路,把自己的情绪做一个罗列:同一件事,自己的想法和别人的看法有什么不一样?为什么不一样?这么想对不对?这样具体的一件一件分析过去,让姑娘慢慢认识到自己的问题在哪里,从而改变自己的想法和认识。 3个月心理治疗后,姑娘又去上班了。这一次,她对工作的感受要好很多,社会适应能力也提高了不少,周围人对她刮目相看。 本周日西溪谷门诊部有义诊活动 本周日,西溪谷门诊部有义诊活动,有兴趣的读者不妨先去感受一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