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养生人群 > 白领 > 不卖画的画家怎么生存

不卖画的画家怎么生存

时间:2018-07-04 05:23  来源:  阅读次数: 复制分享 我要评论

(导读:中国很多画家,都面临着生存问题。十年二十年功底还卖不掉画,美院毕业都找不到工作。有人抱怨有钱人没素质,不买画。有人抱怨书画家地位低,价钱低。有人抱怨古董太多,活着的人画不值钱。有人抱怨现在美术高考人更多了,将来竞争更加激烈。)

不卖画的画家怎么生存

大家对此没有解决方法,有的画几张现代派到宋庄等老外看见,有的说要闭关十年画一批好画,有的到街头裸奔以求出名,更多的人,还是糊里糊涂的画,勒紧裤带的穷下去。

这都不是主要问题,不是社会,也不是技术,而是你的思想太落后了。

80年代,很多国外美学著作进了中国,大家学习弗洛伊德,黑格尔,反思文革和共产主义,似乎这些就能给自己的画带来思想。

80年代,国外画厂进入中国,大家去画行画,画精品画,为了挣更多的辛苦钱。商业化开始,桂林为国画滥制始做俑者。

80年代,连环画曾一度兴起,还没等到VCD泛滥,就已经消亡了。

90年代,大芬等地方开始大批做低价行画,油画价格一降再降。现在仅仅在北京上海还能维持高档油画地位。

2000年代,数码照相,印刷和网络交流把油画更推入手工保护行业。

2000年代,卡通一代兴起,但是国家措施,民间热,但商业化还在禁制。

2008,很多人的一个梦想,到了那一年,你真的能混出来吗?

不卖画的画家怎么生存

一,画家应该怎样生存?现在的画家怎么生存的?

1、用别的职业养画。

某兄弟几个,做4年商业挣了100万,然后坚持画了更多年,在钱用完的时候,终于混出名气,卖画了。有的当老师,有的摆地摊,有的白领也坚持画画。

2、以画养画。

以画养画的人更多了,有画行画挣钱,然后有钱再画原创。流行的方法是行画毁眼毁手,不过也看风格了。

3、熬着。

很多画家都在熬着。圆明园和宋庄有一天一包挂面坚持着画画的人,自虐着,被房东赶出有之,到处混饭有之,自杀有之。

4、被人养着。

被画廊代理是少之又少吧,况且也不是一开始就有这样本事的。更多的人是被家里养着,被老婆养着,争取以后混出来回报了。这有先例,凡高不是被兄弟养着的嘛。

现代中国的画家,对自己的生存方式是被动的。听天由命或者被人剥削的。有没有更好的方式?

不卖画的画家怎么生存

二,其实在古代,画家已经给我们做了一些榜样。

古代的画家工坊:手工业的时候,画家和其他行业一样,都是一种手工业。一个小作坊,大家先从学徒开始,学习并且有饭吃,学好了有工资,再好了就可以拿高薪,最后出来独立门户。这个时候,可以为国家和教派和贵族雇佣做长期工作,或者继续为中产阶级画画。

这种手工业,做为原始的画家商业模式,至今还是有价值的。只是现在的学生学习更多,大学毕业以后也未必能画出可卖的画。生产效率是更低了。

工业化以后,传统手工行业没落,但是又增加了工业设计等行业,其实画画者的范围更广了。尤其画家不仅仅为个人服务,而且还为大工厂服务,单品价值已经大大提高了。

一幅原始油画,只能为个人收藏,即使这个人再有钱,也不过是一定价值而已。但是印刷业和工业,画家的作品做为一种设计和图样,却有着无尽的复制能力,它的价值是相对无限的。因此,画家的劳动报酬,也可以更多。

现在社会,工业化程度更高,媒体更发达,在网络开始以后,画家的价值体现已经有了完全的改变。虽然有了一些手工业的回归,但是单一产品的复制利益,却到了最大贡献的时候。

一幅画,它的原作价值,已经被大大的限制了,一幅画,它的复制价值,才是真正的利润所在。

不卖画的画家怎么生存

三,艺术家的偶像工业和展览工业

艺术作品的复制工业,大家其实已经很熟悉了。印刷品,版画,照片,网络图片,插画,设计素材,图书,光盘,网络下载。大家已经太熟悉了。这些,都应该有版税付给艺术家的。

我们重点谈谈大家不太熟悉的艺术家偶像产业和展览产业。

外国专业画家,一年要在各国办多个巡回展览,中国画家,一辈子只办一两次展览。这就是区别!

大部分画家,最希望的是出名,出名以后,画就可以卖高价。这其实就是最原始的偶像产业的想法。

画家心里是这样想了,但是在实际做的时候,却几乎是背离了这种道路。

不卖画的画家怎么生存

四,我们来看一下中国画家的出名道路。

首先,大部分画家把出名做为一件很遥远的事情。过去的中国人并不急功近利,我们首先要把基本功练好,然后画写实,然后和古代大师拼功利。当我们画了10年20年以后,发现写实功利拼不过古代大师的时候,又面临经济压力,于是去画行画,去找工作上班,能坚持画画的已经是凤毛麟角。然后我们又开始画画,画什么能卖掉和出名,仍然对大部分画家来说,是件糊里糊涂的事情。

我们真的不知道怎么出名吗?我们真的认为自己能和古代大师一角写实功力吗?很可惜的是,当我们开始改向主题和形式上方面寻找道路的时候,国外的现代派大师们,又把所有的主题和形式都玩遍了。

其实事情并没有那么悲观!我们从小就有很多的出名机会。小时候,我们可以学画画,画个小鸭子,已经可以博得亲戚朋友们的赞赏了,当我们画鸡蛋的时候,隔壁学钢琴的妹妹已经开始嫉妒了。当我们的儿童画在国际上获奖的时候,我们已经是当地小名人了。

不要嘲笑这种小小的出名,并不一定是世界知名才有价值的,我们此时,就已经有了卖画的本钱。我记得小学二年级的时候,已经用一张在作业本上画的老鹰,换了同学MM手里的一个奶油冰棒了。

然后我们开始了漫长的艰苦道路。这时,我们上了美术班,发现周围的学画伙伴中,个个都是高手,我们画石膏像时第一次体验到了失败感。因为我们已经开始描摹的过程,我们失去了创作的乐趣,过去创作时,每一幅画都是成功,现在,每一幅都是失败。因为我们距离画的像照片这一目标,还有十年!

不卖画的画家怎么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