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养生保健 > 物新感节移 养生随运气

物新感节移 养生随运气

时间:2018-07-03 12:41  来源:  阅读次数: 复制分享 我要评论

  此外,俗语说“春困,秋乏,夏打盹”,天气炎热,加之“暑令湿胜,必多兼感。”而湿邪重浊易困脾胃,使人易感到食欲不佳、精神困倦,由于胃口差,摄入饮食不足,而体液代谢消耗多,往往会导致血钾偏低,而出现更加疲劳,荞麦、大豆等含钾元素较高,可有效缓解缺钾。

荷叶豆花小米粥

  前面讲到“间谷宜稷”,稷又称黍、黄米、黄小米,其味甘、性微寒,具有健脾、安神、助睡等功效,同时富含人体所需的氨基酸及其他优质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B1、B2、胡萝卜素等。莲子,味甘、涩,性平,归脾、肾、心经,有健脾养心安神之功。扁豆花,甘淡、平,归脾、胃、大肠经,具有健脾和胃,消暑化湿之功效。荷叶,味苦涩,性平,归肝、脾、胃、心经,可清暑利湿、升发清阳,还有降脂,减肥的功效。为大家推荐一款“荷叶豆花小米粥”,用来佐食以助清暑利湿,和胃厚肠。

  具体做法:取鲜荷叶1张或干荷叶50克,煎水备用,黄小米两把,莲子(带芯)5~7枚,扁豆花10克,大枣5~7枚,水适量,大火烧开,小火煲20分钟,稠、稀适合。

“冬病夏治”要理性

  “三伏贴”,顾名思义,就是“三伏天”进行的穴位敷贴疗法。其时间节点应该是“三伏天”。而“三伏天”的概念已很明确,是出现在小暑与大暑之间,“夏至”节气后的第三个“庚”日,每年入伏的时间不固定,中伏的长短也不相同,初伏10天,中伏为10天或20天,末伏为10天。就2018年来说,初伏为7月17日,而且今年的中伏20天。

  “三伏贴”是基于《黄帝内经》“春夏养阳”及“天人相应”理论指导下的中医“治未病”实践,其核心点就是要顺应天时节序,扶正固本,祛除病邪,反此“时序”可能适得其反,不可不慎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