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养生人群 > 儿童 > 贵阳日报·贵阳日报·数字报

贵阳日报·贵阳日报·数字报

时间:2018-06-28 10:04  来源:  阅读次数: 复制分享 我要评论

贵阳日报·贵阳日报·数字报

贵阳日报·贵阳日报·数字报

  《说给儿童的中国历史》书封

  “家里的小朋友,如何在年龄更小的阶段就接触到历史故事?”三十多年前,台湾陈卫平先生拿着《写给儿童的中国历史》一书的书稿,请国学大师钱穆先生过目。

  陈卫平哲学硕士毕业后,开了一家出版社,专门从事少年儿童图书的出版。“当时接触到日本和欧洲写给孩子的历史书后,发现华语地区没有一套完整的论述中国历史的儿童书籍。”他想自己出版一部填补空白,写法风格上模仿自己九岁时读过的那部《希利尔讲世界史》。为此,他有两个考虑:“第一个是考虑年龄层,用什么样的语言能使孩子更容易接受?这就要避免太多艰涩的术语。第二个是取材,选择哪些历史素材,孩子才能产生兴趣?从取材开始就要把握一些写作上的想象空间。”

  《写给儿童的中国历史》出版后畅销台湾三十多年,被业内视为给小学生,特别是小学低年级孩子最好的历史启蒙书,且荣获台湾出版界的最高奖。近期,陈卫平在该书基础上用说故事的方法在内地出版了《说给儿童的中国历史》丛书,新书筛选浩瀚的中国历史故事,选择低年龄层可以接受的典范人物跟事件,并配以音频。音频由声音演员来扮演帝王将相,演绎各种精彩的人生,呈现出一幅更加立体的中国历史图景。

  “给孩子讲历史,我们当电影来做”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曾经经历过一个读史热的年代,吴晗先生主编的中国历史小丛书发行高达3000万册,面向少年儿童的《中国历史故事集》也在此时应运而生,当时销售600万册。《中国通史故事》《上下五千年》等一批历史普及读物影响了一代少年儿童,进入新世纪后的少儿出版迎来了一个市场的高峰期,中国的儿童阅读进入了一个黄金时代,然而,遗憾的是,儿童文学、图画书阅读极大繁荣、丰盛的同时,少年儿童的历史阅读并没有呈现相应的气象。那么,凝聚着中国历史文化的传统,民族精神基因的历史普及读物如何走进万千少年儿童,新世纪如何重燃少年读史热?

  “问题的关键在于作者。作者用自己的经验和学养写作的时候,如何让没有相应经验的儿童喜欢历史,并愿意去了解。”作为一名作者,陈卫平坦言,“我从小读了一些历史书,听了很多历史故事,这些成为滋养我成长的养分,但是把这些养分如何变成一个普及的读物,还有一个比较艰难的过程。”他讲授了自己突破问题的一些经验之谈——

  “给孩子讲历史,我们当电影来做,把历史故事用声音来表达、演出。我们的做法是,先把适合孩子了解历史故事找出来。因为历史非常浩瀚,中国历史非常多,如何选择那个年龄层可以接受的一些典范人物跟事件。经由这个讨论之后,我们把它串在一起,成为一个音频。”

  但仅仅是用旁白的方式念这些故事,小孩子可能专注的时间不够,兴趣还达不到我们想要的点,因此我们就用编剧的手法。编剧里面很重要的一个点,就是我们设计了魔镜公公和两个小朋友,针对孩子的特点,用魔镜公公的介绍将孩子带进时光隧道,来到历史现场,然后由声音演员来扮演帝王将相,让他们来演绎历史人物的精彩的人生。

  “还有,就是在讲故事当中必须要学会动用自己在生活中的经验体会,以类比历史中的人和事,这样讲述的历史就更有亲切感和时代感,孩子更乐意接受。”陈卫平说。

  

  “家长要用历史打开孩子的世界观”

  陈卫平认为,再好的历史普及读本,家长也不能买来扔给孩子就一了百了。他说,家长首先要做好和孩子进行“历史互动”的准备。“举个例子,孩子看了书后,难免会发问。但往往孩子一发问,家长就发愁。因为很大一部分家长并没有系统的中国历史图景。”

  陈卫平建议,家长应当针对某个特定的历史故事,进一步了解历史背景,并对应自己的人生经验、人生记忆,回应孩子的提问,告诉孩子历史应该是这样、故事应该是那样的,“这样,就能让历史和自己的人生经历,成为孩子成长的背景知识。”他说,这个背景知识很重要,大家不要小看,一个孩子在越小的时候,背景知识越多,他不论阅读任何东西,听到、看到各种社会现象,解决跟抓取重点的能力远远超过没有经过训练的小朋友。

  “好的书籍吸引孩子,好的父母扩展孩子,但这还不够,”陈卫平说,“我们给孩子讲历史的最终的目标是让孩子明白,明史可以知己,明白历史以后,最重要、最高的价值是了解自己,如果不了解自己,其实你就不了解世界,你也不会了解别人。”他有个观点:所有的人读书也好,讨论也好,都是把原有的潜力激发出来,这叫做“觉”。“读历史是要达到这个目的,你在很短的时间,很小的时候就看过最精彩的人、事、物的故事,于是相应的那一块就变得比较大了,你的觉性提升。读史就是为了了解自己,你了解了完整的自己,其实你就了解了整个宇宙。”陈卫平说。

  本报记者 郑文丰

  ■作家名片

  陈卫平,哲学硕士,少年儿童图书资深出版人。一九八七年中国海峡两岸开放交流以后,他致力于儿童文学领域的对话与切磋。作品有《写给儿童的中国历史》《写给儿童的世界历史》等。译作有《群众与权力》《国家的神话》《世界电影史》《罗素》《科学的进步与问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