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报综合外媒报道 6月12日,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道德与社会心理学博士后研究员丹·克瑞斯顿(Dan Crimston)和昆士兰大学心理学博士生考里·奈德尔(Karri Neldner)于对话网撰文提出,此前已有不少针对成年人道德感的研究,但对儿童道德养成以及随着年龄增长的变化情况,却知之甚少。近期,来自昆士兰大学的研究人员对儿童道德关怀(关心他人幸福与否)的发展开展研究后发现,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对于他们关心的人与事物产生了更大的包容性。 研究人员对151名4—10岁的儿童设置问题,测试他们对24种人与事物的关心程度。研究结果显示,年龄越大,儿童关心的目标越多,同时这种关怀能力是可以培养的。研究显示,只有到了7—8岁,儿童才会出现无私的分享行为,在这个年龄段,儿童较易接纳公平与公正的社会规范。 研究同时还表明,无论在哪个年龄段,儿童都会表现出一些一致的道德倾向,如更看重家人与好友等内部群体,将他们置于关怀的核心位置,忽略不熟悉的外部群体。当然,这并不代表儿童的偏好不会被经历改变,如果父母提供不同背景人群的接触机会,也可以培养儿童的宽容度与同情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