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李 丽 养生文化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古人走访名山大川、寻仙问道就是“养生旅游”的雏形。眼下,健康养生旅游作为旅游与养生相结合的新型模式在国内掀起热潮,官方数据显示,至2020年,我国的养生旅游年收入有望突破4000亿元。借此东风,内蒙古积极培育“旅游+养生”新业态,逐渐形成一批以健康养生为特色的旅游景区。 疗养出游前景广阔 内蒙古的养生休闲旅游资源非常丰富,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2004年,我国首家温泉博物馆——中国温泉博物馆在兴安盟阿尔山市建成开馆,这是亚洲第一家温泉博物馆。经过10多年的发展,中国温泉博物馆对阿尔山旅游疗养产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带动作用。家住乌兰浩特的胡玉环已经连续14年来阿尔山疗养身体了,她说:“我的腰不太好,退休以后基本每年都会来阿尔山疗养,效果很好,带动了身边很多朋友和我一起来,大家的观念都转变了,愿意把金钱和时间花费在旅途和健康上。”中国温泉博物馆的张馆长说,这里冬季大约会接待数万名游客,夏季是冬季的2~3倍。 在内蒙古,不仅阿尔山的旅游疗养条件吸引人,近日,乌兰察布市获得了“中国最美养生休闲旅游城市”称号。乌兰察布市副市长郭菁表示,昔日的乌兰察布“地上无草、风沙肆虐”,今日的乌兰察布“碧水黛山、花草掩映”。近年来,地处塞北的乌兰察布市有了巨大的变化,树立绿色发展理念,着力打好“山、水、绿”3张牌。 乌兰察布市地域辽阔、四季分明,境内高山、草原、湖泊众多,一个城市中拥有三大草原,被誉为“草原博物馆”。此次获得“中国最美养生休闲旅游城市”称号,对于乌兰察布市的经济发展可谓更上一层楼,“旅游+养生”产业前景巨大。 森林养生声名鹊起 2017年5月12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发展改革委等5部门联合印发《关于促进健康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同年,赤峰市投资50亿元开发温泉养生、骑行等多种旅游+康体新产品,让游客在旅游中养生,在养生中旅游。赤峰市敖汉温泉有一个响亮的别称——“神汤”,赤峰市开发了“生态温泉SPA”“森林康体浴”、中医药保健、绿色食品养生以及休闲庄园养生等度假旅游新产品,发展旅游新业态,拓展康养旅游产品,以康体旅游为目标的游客,占到了市场的一半。 我国森林养生虽然起步晚,但是发展势头猛,“森林养生”已经成为当下时尚的养生方式,也是新兴的健康产业。声名鹊起的莫尔道嘎国家森林公园是我国位置最北、观光路线最长、森林生态多样性最完整的国家级森林公园,莫尔道嘎白鹿岛森林养生基地就坐落在这被誉为“中国最令人往的地方”,年接待游客达到12万人以上。 李炳德在2017年8月陪父母去莫尔道嘎白鹿岛森林养生基地度假,他告诉游公子:“在天然的氧吧中,我沐浴着自然的甘露,踏上全长28公里的原始林休闲观景体验步道,特别美妙。我父亲有严重的过敏性鼻炎,最好的康复方式就是换个空气良好的环境,前几年我没参加工作,家里的条件不好,最近我工作了,父母也没有思想负担了,我们一家决定每年都要出游一次。” 蒙医蒙药魅力难挡 蒙医药是我区医疗卫生事业中独有的特色和优势,多年来,蒙医药以安全、质优、有效、价廉等特点深受广大群众的信赖。通辽市以打造“中国蒙医药之都”为重要契机,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深入实施“健康通辽”发展战略,在发展医养结合、健康旅游等新兴产业上持续发力。游公子了解到,奈曼旗、库伦旗、科左后旗、扎鲁特旗都发展药材基地观光休闲旅游,建设通辽蒙医药文化及发展展览馆,推动蒙医药健康旅游产业化、特色化、专业化。 2016年7月,敖汉温泉城成立了敖汉温泉蒙医医院和温泉医疗研究所,研究“温泉+蒙药”的特色疗法。此外,自治区卫生计生委和自治区蒙中医药管理局也建设了蒙中医药养生文化体验场馆,推广蒙中医药文化。 有关数据显示,每年都有万余名国外患者来到内蒙古就医,他们来自蒙古国、俄罗斯、日本、韩国甚至美国和加拿大,国内患者同样络绎不绝。 从医20余年的布仁医生说:“我的老家就在科尔沁草原,蒙医药产业蕴藏着巨大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改革开放前,蒙医药产业的信息化、现代化进展很慢,近几年,随着政策的倾斜、医学技术水平的提高、人们保健意识的不断提高,蒙医药也搭上了‘旅游+’的列车,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关注和体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