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游新闻·重庆商报记者 谈书 这两天媒体一则报道被广泛转载:根据某电商平台的数据显示,“618”大采购期间,5万提普洱被大妈们买下;再回到今年年初,阿里巴巴的一则招聘信息也让无数二三十岁的年轻人发出“好想一夜变老”感慨——“年薪35~40万元,岗位要求是60岁以上、有稳定的中老年群体圈子,在群体中有较大的影响力(广场舞KOL、社区居委会成员优先)”。阿里巴巴这则高薪招聘60岁以上“广场舞KOL”的信息,让曾经处在鄙视链下游的广场舞大妈们,也成了社会的“香饽饽”。 在这些现象的背后,是老年社会来临所催生的“银发经济”繁荣,随着观念的逐渐转变,老年人的消费也在不断升级之中。 64岁淘宝产品体验师收了150位“学生”“好想一夜变老。”今年初这则招聘信息让无数二三十岁的年轻人发出感慨,这就是阿里巴巴高薪招聘60岁以上“广场舞KOL”的信息,如今这则招聘仍在网上被广泛传播。记者看到,阿里此次招聘的是“淘宝—资深用研专员”,要求以中老年视角出发,深度体验“亲情版”手淘产品。 另外,这则招聘不要求学历,只看年龄——岗位要求是60岁以上。同时要有稳定的中老年群体圈子,在群体中有较大的影响力(广场舞KOL、社区居委会成员优先),年薪35~40万元。另外,还需要具备1年以上的网购经验,三年以上则优先。 ▲产品体验师刘艳萍 6月13日,记者从淘宝方面获悉,这则广受关注的招聘终于有了结果,64岁的刘艳萍被录用,担任产品体验师。五月底,她入职淘宝后的第一个工作,就是以“淘宝小二”的身份,担任淘宝老年大学的开幕讲师。当天,除了分享自己的淘宝经验外,她还向在场的150位同龄“学生”介绍了手机淘宝的主要功能,以一份非常实用的攻略帮助大家打开网购之旅。 作为首个50后“淘宝小二”,刘艳萍的经历颇受关注。她退休前曾经是浙江理工大学英语副教授,06年开始使用淘宝,对淘宝的了解甚至超过一些年轻人。“退休前,我在课余时间就会在老年大学上课,普及网络知识”,刘艳萍对这份职业充满信心,“愿意发挥余热,实打实地做些事情”。 据悉,筹办淘宝老年大学的想法就出自刘艳萍。未来,除了社区大学讲课和组织调研之外,从中老年群体视角出发、帮忙淘宝改进和提升产品也将是刘艳萍工作的重点。 淘宝消息平台与互动业务负责人丁健表示:“中老年体验师的入职,将帮助我们更好地改进产品,满足不同人群的不同需求。让更多人享受淘宝的万能和有趣是我们做亲情账号的初心。” 丁健同时透露:上线短短几个月,亲情账号用户已经超过3500万人,针对中老年用户群体所开发的全家购,亲情付,家庭小助手等功能已经上线。未来,AI老人助手、AR场景购物等技术等产品也将与刘阿姨充分沟通、讨论。 据淘宝方面透露,高薪聘请中老年人体验师,收获简历超3000份。求职者平均年龄为60岁,男女比例3比7。还有若干70后、80后、90后投递简历,真诚求聘,怒刷“存在感”。 数据:淘宝平台聚集3000万“银发族”随着我国老龄人口比例提升和智能手机的快速普及,全国50岁以上的“剁手军团”已然十分庞大。仅淘宝平台就有近3000万“银发族”,其中,50岁-59岁临退休人群占比高达75%。淘宝数据显示,2017年全国50岁以上人均消费近5000元,人均商品数达到44件,购买力惊人。 实际上,“银发族”不仅只是买买买,他们还活跃在淘宝生态的每个角落。近年来,涌现出越来越多的“银发店主”、“银发淘女郎”和“银发淘主播”。 在刚刚召开的淘宝商家大会上,淘宝总裁蒋凡就将“普惠”立为淘宝关键词之一。他表示,“我们坚信每一个人都需要好的商品,好的服务,好的价格。基于我们的技术能力和大数据算法,淘宝要公平地对待每一个人,也有能力服务好每一个人”。 调查“广场舞大妈”成香饽饽年轻人的二次元,中老年的广场舞。随着广场舞文化的成熟,跳舞的大妈们自我要求也越来越高,服装、舞步、音乐、设备……这件事让公众也重新审视“广场舞大妈”,他们所代表的老年群体之所以受到电商的关注,是大家都看到“银发族”的消费力。 江北观音桥的“舞头”毕刚,每天跟着他跳舞的有上千人。他告诉记者,这些广场舞爱好者都建有微信群,大家除了经常讨论跳舞,遇到有需要时也会在里面发起团购,比如跳广场舞的服装。记者在网上搜索,一套广场舞服装50-200元不等,根据《中国开赛——崛起中的中国体育健身产业》显示,中国约1亿人热衷广场舞,仅服装销售就有万亿商机。 重庆工商大学产业经济研究院教授骆东奇认为,“舞头”不仅了解老年人,更加了解老年人的喜好和需求。如果电商能掌握更多老年人大数据,就可以更加精准地掌握老人的需求,同时提供优质的服务。 旅游升级:平均花费有望提升至5000元5月底,62岁的梁阿姨和一群好朋友结伴去泰国旅行,这已经是他们这群老年朋友当月的第二次组团出游。这次出国,总共15人的旅行团梁女士和朋友就占了8人,剩下的7人也和他们年龄相当,最年轻的50多岁,最老的一对夫妇已经70多岁。“我们不是参加的夕阳红团,就是报的普通旅行团,大家聚拢后才发现都是老年人。”梁女士告诉记者,同团那对70多岁的老夫妇,退休以后已经去游玩过60多个国家,护照都已经换过几本。 老年人助推旅游经济,从一些公开数据上得到印证。全国老龄委的一项调査显示,目前我国每年老年人旅游人数已占到全国旅游总人数20%以上,这一群体出游意愿较平均水平更为强烈。 有闲钱、有时间。在不少旅行机构看来,旅游所需要的这两个刚需条件,老年人都具备,相比年轻人,老年人的实际出游消费情况似乎更加符合“说走就走”的理想状态。调查显示,老年人有强烈出行意愿和出行能力,如果身体条件和经济条件允许,81.2%的中老年受访者表示愿意去旅游,数据显示,月收入超过5000元的中老年旅游者占比57.8%,其中月收入超过7000元的高收入者占比31.3%。 众多旅行机构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达了共同观点:人口老龄化的社会现实以及老年人在财力和时间上的优势,使得老年旅游成为目前旅游客群细分市场中最具潜力的蓝海市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