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养生保健 > 打造健康服务教育品牌 为全民健康提供人才支持

打造健康服务教育品牌 为全民健康提供人才支持

时间:2018-06-14 16:50  来源:  阅读次数: 复制分享 我要评论

打造健康服务教育品牌 为全民健康提供人才支持

学校大门

打造健康服务教育品牌 为全民健康提供人才支持

技能展演

打造健康服务教育品牌 为全民健康提供人才支持

学校招生就业处

打造健康服务教育品牌 为全民健康提供人才支持

学校官微

□王毓许春芳

近日,在“2018年河南省暨郑州市职业教育活动周启动仪式”上,郑州澍青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的学生们用熟练的技术为意外受伤的参演人员进行包扎和处理,将展演变成实战,赢得现场市民连连称赞。

“学校转型发展,为全民健康提供技术技能型人才支持是医学类高校义不容辞的时代使命。”郑州澍青医专党委书记、董事长王左生教授介绍,作为河南省唯一的全日制医学类民办普通高等专科学校,郑州澍青医专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和河南省区域经济建设,以转型发展为中心,以健康产业为抓手,着力打造澍青健康服务教育品牌,走出了一条转型发展、特色育人的路子。

定方向转型“健康服务人才培养

2014年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召开,党中央提出职业教育要“牢牢把握服务发展、促进就业的办学方向,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各层次各类型职业教育模式,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坚持工学结合、知行合一”。郑州澍青医专进一步明确了办学的方向,王左生带领学校走上了转型发展的探索之路。他提出了“以现代职业教育要求为基础,以符合医学教育规律为原则,以现代教育方法为手段,以服务需求和促进就业为方向”的医学教育基本原则。

2016年国家推进《健康中国》战略,河南提出《“健康中原2030”规划纲要》,作为一所医学院校,要满足国家的需要,满足人民群众健康需求,就必须大力培养护理、康复、老年医学等急需紧缺人才,拓展中医养生保健服务,大力培养基层卫生健康人才。以此为契机,郑州澍青医专积极转型发展,构建了“健康服务”人才的培养模式,明确了为河南基层社区和农村医疗机构及相关卫生与健康事业,培养适应于区域经济建设和健康服务业发展的“德术双馨”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医学人才的培养目标。

重实践搭建实践育人多元平台

技能培养离不开先进、完善的实践教学条件,该校在原有医学博物馆、药用植物园、科研实验中心及200余个校内实验实训室的基础上,为了更好地实现转型发展,2014年在修武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该校与当地签约建设修武实训基地,该基地是与当地养老、医疗、康复产业高度融合的大型综合项目,整个项目用地1000亩,投资10亿元,分两期建设50万平方米建筑,是修武县景城融合发展规划的龙头项目。

该基地一期工程占地面积近400亩,建筑面积13万平方米,3000名学生于2017年8月入驻。该基地是集教学、实验、实训与科研于一体的现代化健康服务人才培养基地,作为“河南重点建设项目”,修武县景城融合的龙头项目,不仅填补了修武县没有高等院校的空白,为河南医学教育再添新高地,也为中国养生地核心区建设提供了坚实的人才基础和科技支撑。新建成的实训楼是以健康服务产业为主题的虚拟仿真实训中心,包括临床诊疗中心、护理保健中心、康复治疗中心、健康养护中心等,在这些“仿真实训基地”所营造的浓郁职业氛围下,学生们可以身临其境进行实习和实训,为临床见习、轮岗实习及就业奠定扎实的基础。2018年5月,该校被河南省教育厅认定为首批河南省健康养老护理教育培训基地。

作为全省首家“腾讯智慧校园”建设高校,2015年,该校已在全省率先建成覆盖校园的无线网络和130个多媒体教室、实验室,课堂上也已高标准配备了领先的互动多媒体教学平台。同年与腾讯公司携手发布“智慧校园”解决方案。2017年4月,在腾讯智慧校园上线仪式上,校长徐玉芳介绍:“作为郑州地方高校信息化示范院校,如今,智慧校园项目已建成运行,学校教学全程数字化,从学生在线选课,班级事务提醒,到课堂管理;从课堂教学、互动,到期末成绩统计分析,都将在线记录。实现了学生在校园内随时随地上网学习,学校真正成为‘行走中的校园’。”

该校重视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

的运用,加大对教师教学理念的培训,引导教师改变当前教育教学模式,将信息技术与专业教育相融合。王宪龄教授在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上主持的“卓越制药工程师”和“亦食亦药与健康养生知识”两个网络社区,2016年通过验收并荣获教育部“优秀精品社区”称号。该校在河南省教育厅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优质课大赛获奖27项,其中12项微课作品获得一、二等奖。数十名教师的微课作品在河南省高职高专院校微课教学比赛中被评为优秀作品。

抓特色打造健康服务教育品牌

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要求,为推进健康中原、加快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郑州澍青医专适应新的医学教育形势和现代健康服务业发展,积极转型,以健康服务专业人才培养为特色,深化教育教学改革,面向现代健康服务业实施“打造健康服务特色技能教育工程”。

学校的特色教育工程自2014年9月开始实施,各系根据专业发展、社会需求、学生意愿等情况,申报本专业的特色技能教育项目。学校按照转型发展思路和育人目标对各部系申报的专业特色技能教育项目进行论证和批复。各专业依照错位发展理念开展具有专业优势的专项技能项目,如临床医学、中医专业,开展创伤院前急救技术、平产接生技术和胸部检查等专业特色技能项目;康复治疗技术、护理专业开展养老、育婴、保健等以岗位需求为方向的专业特色技能项目。

学校在专业特色技能教育中,注重实现人才培养与社会健康服务需求对接,人才培养规格与健康服务行业技能对接,对学生严格要求,严格考核,确保参与培训的学生在实习之前熟练掌握1-2项专业特色技能,帮助学生实现与实习、就业岗位的无缝对接。厚植专业底蕴,精湛一技之长,自2016年起,学校连续三年举办特色技能展演活动,专业特色技能教育项目得以检验和展示。学校还为专业特色技能教育考核优秀的学生颁发特色技能教育培训“第三证书”。“第三证书”是学校向健康服务教育转型的体现,是学生学习成果的体现,更是学校构筑医学技术技能型和健康服务型人才培养体系,打造健康服务特色教育品牌的有力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