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运动养生 > 太极 > 太极拳圆裆

太极拳圆裆

时间:2018-06-01 18:00  来源:  阅读次数: 复制分享 我要评论

太极拳圆裆

圆裆不是一天就可以做好的,需要做到,顶,提,裹,撑。修正的时候,不要把其他太极拳要领都丢了,不可用气力,放松才可练成。

洪均生老师说,尾骨长强穴微向外翻,就做到圆档了。感觉像是坐在凳子上一样。另外,注意,微向外翻,并不是撅屁股,一定注意!。

靠墙头。两腿分开大概与肩同宽,大腿与地面平行,膝盖不要超过脚尖。背部贴墙壁,特别是肚脐对应的腰部的命门要突出贴在墙上。练习到你可以不用靠在墙壁上那样立着,就基本不会尖裆了

圆裆有两种说法"

太极拳圆裆

太极拳术语。指练习太极拳时,裆部(即会阴部)要开圆,不可夹成人字形似的尖裆。练习时"两胯撑开,两膝有微向里扣的意思,裆自然能圆。即使两膝微向外分开,而两大股外往里合,胯根撑开,同样能够起到圆裆的作用"(顾留馨《太极拳术》)

桩功用语。又称"全裆"。练马步桩功时,裆胯圆撑,气劲下注而肛阴上提。此练法益于固势和承受外力。

开裆是把胯关节松开,松开在早期是极力由内向外挣横的,后期是松开的。做法只有一条,在拳架正确的基础上反复牵拉,外形上主要看膝与大腿前面这一平面及胯关节的立体空间关系。开裆之后会在行拳过程中每次放松的时候,都能感觉到上身的力量下落到腰腿处会产生一种弹力。弹簧样的力,能吃进外力,能反还外力。

何为裆?陈鑫云:肾囊两旁谓之裆。(肾囊者,外阴也。理解成大腿根应该相差不多吧?然差之毫厘,谬之千里。还望各位指正。)又云:两大腿根要开,裆开不在大小,即一丝之微亦算得开。盖心意一开,裆即开矣。不会开裆者,腿虽岔三尺宽,不开仍然不开。可见开裆之难矣,若无明师指点,要过此关怕是有些人终生无望。

那么如何开裆呢?开裆又是为了解决什么问题呢?纵观陈鑫《陈氏太极拳图说》全书,仅此一处说到裆。而如何开裆,想是方家之秘,只字未提。或是小弟眼拙未能找到吧。既然此路不通,又无明师可询,小弟只好到别家求之了,终于在形意名家宋世荣先生传下的内功四经中找到了较为详尽的阐述。内功经云:按肩以炼步,逼臀以坚膝,圆裆以坚胯。又云:逼臀者,两臀极力贴住也;圆裆者,内向外极力挣横也。而孙氏内家拳中亦有抽臀圆裆之说。想来不谬矣。

太极拳圆裆

然而具体如何做?外形如何看出?开裆之后自我之感受如何?总须有个尺度,小弟功力未臻,不敢妄言,还望各位大侠发扬助人之侠气,指点我等后进。

最后再说两句题外话,逼臀开裆为的是提起谷道,引气机上升。逼臀开裆之后,会阴自然提起,不须着意也。外间有云:提阴如忍大便状。忍大便时裆却是收紧的,大家不妨试试。两下对照,可见差之毫厘,谬之千里之语不虚。以上是小弟之揣测,不对处鸡蛋砖头皆无妨,但求能明理解惑为幸。

敛臀端坐胯自松,劲蹬跟中裆自圆。

“松胯圆裆”,松胯是指松胯根,是大腿根和小腹相连处,用手指一撮是软的,就松下来了,是绷着劲的就没松下来。圆裆指裆部要圆活,不是说裆部要保持多大的角度。“松胯圆裆”放在一起是说:在松垮的基础上,裆部才能圆活,如此,胸腰才能走出缠丝劲,加上膝部和腿部的缠丝劲,才能做出立体螺旋!很深奥吗?呵呵!

《拳论》中所说:“肾囊两旁谓之裆。”裆有圆裆、吊裆、裹裆、尖裆、荡裆等姿势。

圆裆就是两胯根与膝盖撑圆,而又有相合之意。圆裆能保持裆部的松畅,同时使跨部放松.利于“中节”的主宰作用发挥.

吊裆指裆部开圆坐落.从头顶百会穴到裆部会阴穴之间,仿佛有一条无形的线垂直吊着.使全身动作显得轻灵沉着,且轻灵而不飘浮、沉着而不重滞。

裹裆,即两膝向内裹合.臀部与大腿浑然前收.两腿虚虚相应,以保持囤裆之势。

夹裆。也叫尖裆.指裆部成人字型,两腿相夹.裆顶尖突,为圆裆之大忌。

太极拳圆裆

荡裆.也称塌裆.指沉胯过度,臀尖低于两膝.膝关节有死弯,裆劲不能收敛上升.两腿外侧也因而虚浮.致使虚实变换不灵.犯了转换不灵的毛病。

扣裆,指在实施马步冲拳或掩手肱拳时.裆劲为配合腰胯的旋转劲发力.冲拳一侧的胯略向里扣.以增强爆发力的强度. 

显然,上述诸裆中.圆裆、吊裆为“正”。为正确的姿势。夹裆、荡裆为“病”.为错误的姿势。而裹裆、扣裆为行拳中的瞬时的辅助动作.不能形成定势。相对于圆裆来说,荡裆为“过”。夹裆为“不及”,“过犹不及”为“病”也.

在诸裆中.圆裆最为重要,因为只有做好圆裆.才能克服夹裆和荡裆之病:只有圆裆,才能使吊裆做得更好:只有圆裆,才能节节贯串地劲起脚根发于腿、上升腰脊形于手。在发力时.稍加扣裆使裆劲发挥更大的作用.

实践证明。做好圆裆并非易事。特别是中老年人.由于受生理条件的限制.难以达到圆裆的要求.多犯夹裆的毛病。但只要坚持修炼.还是可以达到一定境界的。

裆既要圆,又要虚:既要松,又要活。圆、虚、松、活.是拳术对裆的基本要求。虚圆同在、松活并存.才能达到理想的境界。胯根撑开.两膝有微向里扣之意,裆自然能圆。即使两膝微外开.而两大腿外侧往里合,胯根撑开.同样能起到圆裆的作用。

圆裆时.会阴处虚虚上提,此处的有不使下荡之意.裆自然能虚。陈鑫在《陈氏太极拳图说》中说:“下腰功.尻微翻起,裆劲自然合住。”又说:“尻骨、环跳撅起来.里边腿根撑开裆自开,两膝合住裆自然圆。”鄙人照理练之.始终不得要领.难以达到要求.因为“尻微翻起”、“尻骨、环跳撅起来”势必突臀。臀突,命门处的腰椎就无法竖直。脊柱不能竖直.就不能实现吊裆.裆自然不能虚圆。而采取“尾闾内收,兜住丹田,命门后突,提顶吊裆”的办法.却能达到圆裆的目的。

太极拳圆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