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德英(前)与队员们一起练习太极拳。 无论刮风下雨,每天清早都会有一群中老年人在辖区内的空旷区域练习太极拳,现已成为贵阳市白云区大山洞社区的一道靓丽风景线。值得一提的是,这支太极拳队从成立至今,一直坚持以免费“传帮带”的形式普及太极拳。如今辖区内无论大小活动,一定少不了他们的身影。5月15日,记者采访到了这支队伍的队长冯德英,让我们一起听听她与“拳之恋”太极拳队的故事吧。 自学太极拳 现年72岁的冯德英,是贵阳市白云区大山洞社区云晖居委会的一名普通居民。退休前,她曾在贵州铝厂子弟中学担任语文老师,后因心脏病调离了一线教师岗位,来到贵州铝厂教育科继续任职。 2001年,时年55岁的冯德英退休了,一下子不用上班了感觉有点度日如年,正当烦恼之际,她无意间在家中发现了多年前丈夫从地摊淘回来的一本太极拳谱,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她开始自学太极拳。冯德英说,幸好她当过语文老师,理解能力还不错,除了个别深奥难懂的专业术语,基本上都能理解个七八分。 经过3年的自学,2004年,冯德英走出家门与街坊邻居们一起练习太极拳。“最初只有10来个人一起练拳。”冯德英说,后来大家听说我们练太极拳不收取任何费用,自愿加入的人也就越来越多了,人数最多的时候有近百人一起练拳。随着参与人数不断增加,为了让更多人认识了解太极拳,大家商议后决定将队伍命名为“拳之恋”,一致推举冯德英担任队长。 “一晃14年过去了,只要身体条件允许,我都会坚持带领队员们一起练习太极拳。”冯德英说,这个团队本来就是业余性质的,大家能够聚在一起是缘分,不能因为担任队长就拿“拳之恋”来谋取个人利益。“在我看来,练习太极拳的目的就是为了强身健体和广交朋友,能够把自己多年积累下来的一些‘小经验’教给大家,我就挺高兴和满足了。”14年来,冯德英带出了大约200名练太极拳的“高徒”。 多年来,“拳之恋”太极拳队的活动经费都是大家凑的,由冯德英负责保管。“每次买东西都是两个人一起去,认真记好账,然后把账单公布在QQ群或者微信群里,做到账目清楚一分不少。”冯德英说,自从当了队长以后,队伍的活动也越来越多,有时会与家中事务产生冲突,她都是先办好队伍的事,再处理自己的事。 “遇到要花钱的时候,队伍的原则就是条件好的多出些,条件不好的少出些。”冯德英说,有一次参加白云区的太极拳比赛,需要购买统一的参赛服装,一位队员因为家庭贫困,实在拿不出300元的参赛服装费用。在了解情况后,她二话没说就自费帮这个队员买了参赛服装。“其实,我的退休工资也不高,每月仅有2000多元,能够帮助队员在更大的舞台上展示自己,我觉得这个钱花得值。” 队员之间的“润滑剂” 多年来,冯德英一直都把自己作为促进队伍和谐、队员和睦的“润滑剂”。有一次,两个在一起练习了10多年太极拳的老队员,因为在参加社区节目表演中的“站位”问题起了争执。冯德英立即将两人拉开,并想了一个巧妙的办法,化解了这一尴尬场面。“当时,我对她们两个说,既然都觉得自己打得好可以站在靠前的位置,那就现场比一比,打一套同样的动作,由大家来打分,得分高的就站前面。后来,这两个人也觉得怪难为情的,就没有再继续纠缠下去,后面的正式演出也圆满完成了。” “队员的年龄从50多岁到80多岁的都有,每个人的性格也不同,在练习和参与活动时,难免会因为一些小事产生小矛盾。”冯德英说,遇到这样的情况,她作为一队之长有责任和义务为大家做好模范带头作用,只有自己做到了自重自爱、宽以待人,才能让每个队员都做到“责人之心责己,恕己之心恕人”。(记者 陈龙 来源:贵州都市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