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养生人群 > 男性 > 男助产士耿凯阳:接生过一百多个孩子 从未被产妇拒绝过

男助产士耿凯阳:接生过一百多个孩子 从未被产妇拒绝过

时间:2018-05-15 22:55  来源:  阅读次数: 复制分享 我要评论

男助产士耿凯阳:接生过一百多个孩子 从未被产妇拒绝过

男助产士耿凯阳:接生过一百多个孩子 从未被产妇拒绝过

法制晚报·看法新闻(记者 杨小嘉)5月12日是国际护士节。说起这个节日,人们的第一反应是这是个女性过的节日。

在护士行业里,男性确实为数不多,25岁的耿凯阳就是其中一位。而他是朝阳医院妇产科唯一的男助产士。

耿凯阳穿着深蓝色工作服走在医院里,来来往往的同事和病人时不时跟他打招呼。虽然才做了八个多月的助产士,但是他在医院建档的孕产妇群里口碑不错,大家都说他脾气好,劲很大,对孕产妇很有耐心。

耿凯阳说,自己已经接生了一百多个孩子,目前没有遇到一例拒绝或排斥他的男性身份的。

采访过程中,耿凯阳一再强调,他不希望大家过分关注他的性别,他希望自己在专业上有建树,在专业和技术上得到病人的认可。助产士,这就是一份工作,男的女的都这么干。

做出选择

考虑了一个多月 列出十多条利弊

听到男性当助产士,很多人一般都会好奇,当初是怎么选择这个职业的。对此,耿凯阳说,这其实完全是一个偶然。

高考时,耿凯阳第一志愿是临床医学,后来调剂到护理专业。毕业前在北大医院妇产科实习时,一位男大夫使用产钳(手术助产,让孩子在短时间内分娩)很出色,让他起了到妇产科工作的念头。

来到朝阳医院后,他面临两个选择——妇产科还是急诊科。耿凯阳思前想后考虑了一个多月,把利弊全列在纸上给护士长刘欣发过去,写了有十多条。

“助产士在护理里的专业性比较强;比起其他科,产科也是高兴事居多的一个科室;目前国家鼓励生育,助产比较有发展前景”——这些就是耿凯阳列出的理由。

男性优势

妇产科工作是个体力活 一个班接生十几个孩子

护士长刘欣对于耿凯阳的到来非常高兴,因为在她近三十年的从业经验里,男性做助产士其实有很大的优势。

妇产科的工作其实是个体力活。妇产科手术量在朝阳医院排第一;手术时的强度也大,现在的腹腔手术,是需要医生保持着悬臂的姿势操作器械的,在体力上的要求更高;此外,时间长,有时到了下班时间,遇上产妇要生产了,就得继续上班。

最开始学习阶段最辛苦,有一次耿凯阳连续50个小时没睡觉,累得不行了只间或地小憩了几次。赶上生育高峰,他一个班接生了十几个孩子,很多女助产士在这种强度下手会开始抖。

除此以外,妇产科不一样的地方在于它有更多不确定性,因为生孩子没有点,工作无法有预见性。特别是现在二胎放开后,多了很多高龄、高危产妇,而朝阳医院作为危重症孕产妇救治中心之一,这种情况更是普遍,基本科里每天至少有一个是二胎的生产。

这种情况下,对助产士的突发应变能力要求就很高。不单是缝合、接生,对高危产妇的救治配合,心肺复苏、参与紧急剖宫产手术等也是助产士的工作之一。当产房里顺产的产妇出现突发状况来不及上手术室时,作为产房里主力的助产士能否迅速作出判断、正确处理至关重要。一分钟甚至几秒钟的差别,就有可能是翻天覆地的变化。

耿凯阳入职以来遇到过五六次抢救,只记得那时来不及慌,只想着如何救人。为了应对这样的情况,他平常不断演练窒息复苏和除颤仪的使用,模拟各种可能性以便遇到突发能形成条件反射。

也是这个原因,在当了助产士八个多月后,他来到急诊室做轮转,下个月则是到手术室。

初进产房

心里其实也有个坎 近距离观摩“感觉是蒙的”

对于从小接受男女有别教育的耿凯阳,第一次进产房前心里其实有个坎。但是带他的师傅说,只要你穿上白大褂,上了台,她就只是你的患者,无关性别,只有专业和技术的好坏。

做了一段心理建设后,第一次进产房、近距离观摩接生的耿凯阳,感觉是蒙的,这跟之前自己在外边看的完全不一样。那次接生,他觉得就是一刹那的事,还没反应过来就结束了。

后来经历多了,熟练之后,才慢慢体会到分娩机转是一个慢动作,每一步该做什么都应有正确的判断。如今只要换上白衣进入产房,耿凯阳脑袋里就只有一个想法:顺利分娩,母子平安。

“压力山大”

缝合没达到最佳状态 查看没问题才睡得着

与别的科室不同,这是关系到两条生命。

作为一个新手助产士,朝阳医院的传统是头三个月不回家。除了吃饭睡觉,其他时间都待在科室里,个别年轻助产士最开始都因压力大甚至哭过。

耿凯阳最初也是压力大得经常睡不着,三个月后才慢慢调整好。有一次,他做的一个缝合感觉没达到最佳状态,心里就一直想着这个事,到了下班时间还是不踏实,必须去看一下有没有出现水肿等情况。等到确定没问题后,他才放心下班回去休息,否则肯定睡不着。

为了排解工作上的压力,耿凯阳只要有时间就去跑步,不过因为实在太忙,刚毕业时的八块腹肌快要归成一块了。

未遇排斥

“虽然您是男的 但我没感到任何尴尬”

刘欣觉得十几年前人们对妇产科里男性的态度,与现在相比有了很大不同,现在病人对男大夫的态度更趋于平常,甚至有些孕产妇点名要男大夫做手术,因为认可他们的技术。从九十年代男大夫的留不住,到现在妇产科里有七八个男大夫,耿凯阳这个唯一的男助产士出现,有点水到渠成的意思——前辈把路给蹚好了。男助产士与男妇产科大夫唯一不一样的是,助产士与孕产妇和家属直接接触时间更长,因此现在的环境对耿凯阳来说更加有利。

真正学了这个专业后,耿凯阳才发现一些困难都只是想象的,比如产妇会拒绝男助产士这件事。他接生了一百多个孩子,没有一例有排斥或拒绝的,因为产妇们更关注的是助产士的专业和技术。一次接生完成后,产妇对耿凯阳说:“虽然您是男的,但我没感到任何的尴尬。”

对于自己现在的工作,耿凯阳说,这是一份高风险、压力大、强度大,却可以为万千家庭带去新生命的平凡工作。而护士长刘欣则表示,希望他的路走得更顺些,能吸引更多男性进入到这个行业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