霉霉和水果姐之间的恩怨情仇,据说几年前二人因为抢伴舞闹到了绝交,之后各种明着暗着diss对方,甚至有传二人的某些歌就是专门写来骂对方的。 水果姐的《Swish Swish》中有一句“Swish Swish, bish”,很难让人不产生联想呢。 几年来,二人和好的戏码也一出又一出,和好之后又变卦,每次提到她俩我都要先去搜索一下实时更新。 当然,真情也好,塑料也罢,都跟我今天要讲的事情没什么关系。 太长不看:这是一篇讲解水果长霉的科普文。水果为什么爱长霉?把长霉的部分挖掉还能吃吗?怎么才能远离霉菌,清清爽爽做水果?欢迎走进今天的《不好意思实在忍不住标题党》 你可能有过这样的经历:刚买了一盒草莓,没过几天就长了白毛;随手放在桌上的橘子忘了吃,再看的时候已经生了青绿色的霉斑;朝嘴里扔颗花生,一咀嚼立刻尝到了霉烂的味道…… 平时我们会说,这是食物坏掉了;而在在植物学或者农学里,我们会管这个叫“采后病害”,也就是农作物在收获之后被病原体寄生的结果。换句话说,这其实是病。 而既然是病,就能病出很多你想都想不到的花样了。 水果为什么会长毛? 传染病三要素是传染源,易感人群,和传播途径。类似地,植物病害也有三要素:病原,宿主,适宜的环境,我们称之为植物病害三角。 植物病害三角示意图。图片来源:参考文献[7] 我们经常用“长毛”或者“发霉”来描述霉烂的果蔬谷物。“霉”指的是丝状真菌,“毛”则描述的是丝状真菌伸入周围空气中的的气生菌丝。 大多数“采后病害”的病原体都是真菌,只有少数细菌,例如胡萝卜软腐欧文氏菌可以导致蔬菜软腐病。在农作物从采收,贮存,运输,销售过程中,任何一个阶段都有可能接触到病原菌。 被细菌感染的胡萝卜。图片来源:pinterest 在果实成熟过程中,植物激素会引导果实发生一系列生理变化,例如,积累可溶性糖类,降低能抵御病原的植物抗毒素和植保素含量,削弱植物防御反应等等。这些生理变化使得水果对病原体而言成为了一个好味又容易上手的猎物。 我们能直观地感觉到,在春季和夏季,或者南方潮湿的梅雨季节,家里的果蔬最容易长毛,米面最容易发霉。这是因为温暖的气温和比较高的湿度为真菌的生长提供了适宜的环境因素。 只要病原、宿主、适宜的环境这三个因素凑齐,有时成熟的果实即使未经采摘,也可能发生“采后“病害。 还挂在枝头的橙子被指状青霉侵染引起柑橘绿霉病。图片来源:参考文献[8] 水果界,常见的四大霉变 会感染水果的“采后病害”有哪些?下面我们就来盘点下,水果界臭名昭著的“四大杀手”: 友情提示:前方“霉图”高能,非战斗人员请迅速撤离。 01 香蕉炭疽病 常见指数:★★★ 杀伤指数:★ 打击范围:★ 膈应指数:★★ 标注:名震四海,让人闻风丧胆。 香蕉炭疽病。图片来源:agropedia.iitk.ac.in 病原菌:香蕉炭疽菌Colletotrichum musae 病情症状:香蕉果皮上产生略微凹陷的圆形或椭圆形黑色病斑,病斑中心有粉色至橘红色的粘液,那些粘液实际上是数以亿计的香蕉炭疽菌分生孢子。 注意事项: “香蕉炭疽菌”与会致人死亡的“炭疽病”不同。炭疽病是由细菌炭疽杆菌引起的;香蕉炭疽病是由真菌引起。 一些香蕉上会有黑点,这是香蕉细胞老化死亡时,氧化酚类物质被水解导致的褐化。这样的香蕉可以正常食用。 02 草莓灰霉病 常见指数:★★★★★ 杀伤指数:★★ 打击范围:★★★★★ 膈应指数:★★★★ 标注:冷面杀手也有两副面孔。 草莓灰霉病。图片来源:参考文献[9] 病原菌:灰葡萄孢菌 Botrytis cinerea 病情症状:在寄主表面产生灰色的霉。可以侵染两百多种植物:草莓、蓝莓、苹果……打击范围很广。 注意事项:这种霉菌在葡萄酒农的眼里可是宝贝,它也是法国葡萄酒农们争相往成熟葡萄上喷洒,用以酿制价格昂贵的贵腐酒的菌种。 03 柑橘青霉病和绿霉病 常见指数:★★★★★ 杀伤指数:★★ 打击范围:★★★ 膈应指数:★★★★★ 标注:霉菌界的双胞胎,柑橘家族的心头大患。 柑橘青霉病和绿霉病 。图片来源:参考文献[10] 病原菌:意大利青霉 Penicillium italicum、和指状青霉 Penicillium digitatum 病情症状:两者引起的病害非常相似,不过感染柑橘后,表现的症状不同:上图左下角的较小一片霉斑呈现蓝绿色,这是青霉病的特征;其余大部分霉斑呈橄榄绿色,这是绿霉病的特征。 注意事项:绿霉病发展速度更快,在湿度较低的时候,染病柑橘会整个失水干瘪皱缩变成僵果;在湿度较高的时候,指状青霉菌丝会瓦解整个果实引起塌陷,周围环境中的其他真菌细菌便可趁虚而入。 04 苹果青霉病 常见指数:★★★★ 杀伤指数:★★★★★ 打击范围:★★★★ 膈应指数:★★★ 标注:外观低调,却也是致命的毒药。 苹果青霉病。图片来源:参考文献[11] 病原菌:展青霉Penicillium expansu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