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养生人群 > 白领 > 在外就餐已成为北上广深白领们的主要就餐方式

在外就餐已成为北上广深白领们的主要就餐方式

时间:2018-05-10 19:05  来源:  阅读次数: 复制分享 我要评论

压力大、过劳肥、亚健康……近年来,这些不健康的现象成为一线城市白领们的标签,重要原因是三餐饮食结构不良。调查发现,在外就餐已成为北上广深白领们的主要就餐方式,但外卖餐食偏油、偏咸,明显不够健康。5月9日,由中国营养学会营养大数据和健康分会调研的《2018中国一线城市白领膳食健康蓝皮书》在深圳发布。记者从该蓝皮书获悉,随着国民健康理念的普及,白领健康管理意识正逐步增强,但受限于职场和生活的双重压力,仍存在不良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总体膳食营养状况较不理想。

据悉,本次膳食调查报告是以北京、上海、广州、深圳4座城市25岁至45岁的白领为样本,对一线城市白领人群饮食行为特点、每日膳食摄入的营养状况进行调查,并深入分析一线城市白领膳食中存在的问题。

图片来源自网络

图片来源自网络

在外就餐成主流,过半白领认为三餐构成不健康

据了解,白领人群是当今职场的“主力军”,这一群体虽然平均收入较高,但长期处于职场和生活的双重压力之下,日常生活不规律、缺乏运动和体质保养的时间,更容易出现健康问题。

据《2018中国一线城市白领膳食健康蓝皮书》调查显示:九成以上的白领人群能够有规律地进食三餐,在外就餐已成为他们的主要就餐方式,包括食堂、餐厅、外卖、路边摊等。但在受访白领看来,相比家庭烹饪清淡适中的口味,餐厅、路边摊、外卖的餐食偏油、偏咸,明显不够健康,有一半以上的白领也表示在三餐餐食的构成上并不够健康。

体重是评价人体营养和健康的重要指标,调查发现,四城市白领的体重不健康率高,其中超重率为17%-21%,肥胖率为3%-5%,低体重率为7%-11%。北京白领的超重和肥胖率最高。

对于肥胖问题,调查结果显示,白领人群中超重肥胖的人中有一半以上的人,会选择通过控制饮食来控制体重,主要方式是控制主食的摄入和控制食物总量。

专家建议:规律进餐,每周坚持5天中等强度运动

据中国营养学会营养专家何宇纳教授介绍,现今白领群体的健康管理意识正逐步增强,但仍存在不良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总体膳食营养状况较不理想。

比如在膳食结构方面,比较发现,白领人群的水果和米面类摄入量达到《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推荐量的比例最高,约为60%-70%;但奶类、粗杂粮、薯类、鱼虾类、新鲜蔬菜达到推荐量的比例均不足30%。

何宇纳教授建议:一是保证规律进餐,应专门留出固定的早餐时间,养成每日吃早餐的习惯;二是坚持口味清淡,少盐少糖,控糖限酒,每天食盐不超过6g,油不超过25~30g,糖不超过50g,同时需要足量喝水,每天需7~8杯(1500ml~1700ml)。三是食物需多样化,并以谷类为主。

除此之外,何宇纳教授还建议,每天需摄入奶和豆类制品,同时合理安排一日三餐的时间和食量,进餐定时定量。白领人群还应保证每天摄入200g-350g的新鲜水果,需要注意的是,果汁并不能代替水果的营养价值。

对于无可避免的在外就餐问题,教授表示,白领在外选择就餐时,对“食品及食品原料的安全”作为选择餐厅的考虑因素。

何宇纳教授表示,吃和动是保持健康体重的关键,各个年龄段人群都应该坚持天天运动,维持能量平衡,保持健康体重。

体重过低和过高均易增加疾病的发生风险。推荐每周应至少进行5天中等强度身体活动,累计150分钟以上;坚持日常身体活动,平均每天主动身体活动6000步;尽量减少久坐时间,每小时起来动一动,动则有益。

下周进入“全民营养周”,系列健康膳食科普活动将落地广东

此次发布蓝皮书的时间,适逢2018年全民营养周即将开展。记者获悉,在今年5月13日至19日全民营养周期间,参与的各方将向广大人民群众宣传膳食平衡营养知识,并开展一系列异彩纷呈的落地活动。

其中,广东本土中式快餐巨头真功夫将推出高纤套餐,主打“更多纤维 更多蔬菜”的均衡搭配饮食理念。同时在全国600多家门店将通过店内膳食宝塔展架、宣传手册、图文漫画、H5测试互动等形式,线上线下与消费者进行科普交流,使消费者能够更加了解和合理优化膳食结构。

中国营养学会科普部部长丁昕表示,去年6月,由国务院发布的“国民营养计划”,也将“全民营养周”活动列入其中。全民营养周的启动,表明我们国家各部门和社会各界对营养健康事业投入的关注度。

据悉,全民营养周至今已连续成功开展了三届。该活动旨在通过以科学界为主导,全社会、多渠道、集中力量、传播核心营养知识和实践,使民众了解食物、提高健康素养、建立营养新生活。

此次由中国营养学会组织进行的《2018中国一线城市白领膳食健康蓝皮书》调研,旨在促进平衡膳食和改善中国城市居民的餐饮行为,同时也是为了餐饮行业未来向“营养健康”方向发展奠定基础。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