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杨金柱 杨文舜 杨文曌 具有独特回族风格的杨氏教门拳,其养生健体价值,得益于杨氏教门拳穆斯林养生功、杨氏教门拳系列拳法、杨氏教门拳医疗保健功。 穆斯林养生功:是教门拳习练者的必修课,它锻炼的定时就是人体在一天内需要锻炼静养之时,符合人体养生的规律。 穆斯林养生功最大的特点动静结合,拳功结合,外练拳,内练脏,运五行(木、火、金、土、水);尊五功(晨、晌、晡、昏、霄);行五法(肘法、捶法、把法、掌法、腿法);应五官(目、舌、鼻、口、耳);对五脏(肝、心、肺、脾、肾);守五典(德)(指父子、夫妻、兄弟、朋友、老幼)。 晨礼后(早上)外练肘内练肝,肘似箭属木配肝,肝主疏泄,调畅气机神志,肝助消化,肝主通利气血水,肝藏血贮存血液并调节血流量,肝主筋,其华在爪,肝开窍于目。胆为肝之腑,其功能贮藏胆汁,助消化主决断。晨礼后练精出巧劲。通过锻炼就可以使肝气舒和条达,不致横逆走土,也可使上亢之肝阳自潜,肝火自降,所以感到心情舒畅; 晌礼后(午后)外练捶内练心,捶似炮属火配心,心主血藏神,心对其它器官有调节作用,其华在面,心开窍于舌。小肠为心之腑,其功能是受盛化物分泌清浊。晌礼后练神出妙劲。通过锻炼,达到调养心神,发挥协调,平衡脏腑的功能,心神安宁才能使各脏腑各司其职,发挥应有的作用,心神安宁更能发挥其统辖血液运行的作用,使身体健康长寿; 晡礼后(下午)外练掌内练肺,掌似刀属肺,肺属金,鼻通肺。肺司呼吸,主一身之气,其华在皮毛,开窍于鼻,喉为门户。大肠为肺之腑,其主要功能是传导变化作用。晡礼后练气出灵劲。通过锻炼能充实真气,进一步推动气血在全身的运行,使全身之血流畅,五脏六腑四肢百骸都得到营养与活力; 昏礼后(黄昏)外练把内练脾,把似弹属土配脾,脾主运化主升清,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主肌肉四肢,其华在唇,开窍于口。胃为脾之腑,其主要功能和腐熟水谷,故与脾合称后天之本。昏礼后练力出勇劲。通过锻炼可使三焦气机通畅,脾胃升降和利中土的运化,水谷机能健旺,食欲增进,营卫气血津液的化源增加,机体得到营养加强,身体健壮; 霄礼后(晚上)外练腿内练肾,腿似钻属水配肾,肾藏精,主生长发育与生殖,肾主水主纳气,肾为先天之本,肾主骨,生精通脑,其华在发,开窍于耳和二阴。膀胱为肾之腑,其功能化气行水,贮尿排尿。霄礼后练功出猛劲。通过锻炼充实真气,又能及时供给各脏腑的需要,体质得到全面的增强,肾气充足使筋骨强健行动轻捷。以防“人老先从腿上老”; 春夏秋冬四季气候变化与人体生命运动密切相关,人体必须符合四季气候变化。将一昼夜分为四个阶段:分别配肝、心、肺、肾,将脾脏分散各时段。以一日分四时:朝则为春配属肝,日中为夏配属心,日入为秋配属肺,夜半为冬配属肾,脾无时无刻不在滋养肝、心、肺、肾四脏。春夏以养阳,秋冬以养阴。肝气旺于春,而畏于秋;心气旺于夏,而畏于冬,脾气旺于长夏,而畏于春;肺气旺于秋,而畏于夏;肾气旺于冬,而畏于长夏。知道气候人体的变化关系,可有效防止风伤肝,暑伤心,温伤脾,燥伤肺,寒伤肾。 练功之初以养肝练肝为主,肝为罢极之宫,练功之后极劳累,而肝解之。体弱之人则以养脾练脾为要,脾为运化之宫,人身营养精力脾主之。肾为先天之本,肾衰则体弱,肾坚体强,练精化气肾主之。肺为后天之本,肺弱则无力,肺强则气足,练气化神肺主之。心神明之宫,人体最强者非其它器官心也。心强体健,心主血脉,血脉通畅,人身健康,练神还虚心主之。体质好的人可按上述依次序进行习练,有病治病无病强身。体质差或有病的人可选后一种习之,达到治病疗疾强身健体。也可根据自己身体状况有针对性选择习之。上述各时段按顺序进行习练所指要点系指某一脏器的侧重点,其实只要有恒心信心决心参加锻炼就能达到疗疾养生,延年益寿的目的。 杨氏教门拳的医疗保健养生气功:是一种包括动功、静功、技击等行立坐卧独特的回族功法组成。在习练中不入静不意守,强调姿势正确,按动作的先后次序练。通过训练疏通经络;调理人体的气血,精神气力功合一,使之达到平衡阴阳,协调脏腑,防病祛病,健身益寿的作用。经常坚持锻炼,功力不断增强,不仅可使“外气内收”积蓄内劲,而且还可“内气外放”,点穴、按摩为患者导引治病。 动功,是在马步站桩的基础上进行锻炼的桩势,讲究外动内静,强调动作姿势的准确。它以势运气,以气助力,以力带气,达到气血并练,劲气并练,表里并练。使气力倍增,促进全身升降开合,经络畅通调和气血,平衡阴阳,活利关节,培养真气。主要练能量的贮存和释放,增强双手“外气内收,内气外放”的功能达到疗病祛疾的目的。 附动功名称(20—40分)
图1 1、穆圣观阵(见图1); 2、圣人指路; 3、丹凤朝阳; 4、祥龙戏凤; 5、阿里磨剑;
图2 6、开天劈地(见图2);
图3 7、灵力合一(见图3); 8、圣光普照; 9、收势。 静功:是在马步站桩的基础上进行锻炼的桩势,讲究外静内动,强调姿势的正确,通过站桩进而尽快打通经络。桩功就是调整和保持特定的“上虚下实”姿势,以增强心脏气血的回流量和上身各部的气血通量,有利于建立“侧肢循环”和改善微循环,使周身经络畅通,气血调和,阴阳平衡,能有效防治 “人老先从腿上老”。本功法不入静不意守,只要姿势正确就能上功。随时可以练功,练功时可以谈话、喝水、看电视,费时少、功力大、疗效好。 附静功名称(20—40分) l、马步养生功;
图4 2、虎形大力功(见图4);
图5 3、蛇形灵力功(见图5);
图6 4、龙形巧妙功(见图6); 5、汤瓶式功。 6、六合式功; 7、收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