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书妈妈说:The University of Neveda一项研究表明:孩子家中拥有500本以上的藏书,能使孩子的学习水平提前3.2年。 我们今天为孩子所做的一切准备,是为了什么? 为了让他们更好地迎接未来。 我们常常说,要培养面向未来的孩子。那么,面向未来的孩子是什么样的?最重要的是什么? 孩子在成长路上最重要的储备,是终身学习的习惯与能力,还有开阔的视野,这几乎决定了一个人的格局与未来。 然而,终身学习的习惯、能力以及开阔的视野,从哪里来? 扎克伯格给襁褓中的女儿读《量子物理学》绘本,有人惊叹有人质疑,面对舆论,他这样回应:「我真正希望教给她的是一种好奇心,因为世界上有那么多东西不是显而易见的,我希望她能够懂得自己需要去探索,去不断学习。」 歌德曾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 那些我们无法到达的地方,书籍和文字可以带我们到达。 什么是阅读力? 阅读力是基于阅读习惯、阅读量、阅读方式、技巧而习得的一种能力。在儿童的早期阅读阶段(0-6岁),我们更多的是谈亲子阅读力。 阅读力不仅包括了孩子的理解能力、表达能力、综合概括能力、逻辑能力、独立思考能力,甚至还包括了领导力与艺术、创造力。 而亲子阅读力,则是在儿童的早期阅读阶段,父母与孩子通过互动探索而达到的阅读力目标。 正如崔斯利在《朗读手册》中这样写的那样: 阅读是教育的核心,学校中几乎每一科的知识都是通过阅读来学习的。 我们必须先会读文字叙述的数学题,才能了解题意;如果我们不会读社会学科或自然学科的课文,就无法回答每个章节后的问题;复杂的计算机手册对操作非常重要,但我们必须先读懂其内容。 阅读力,什么时候开始培养? 孩子什么时候可以开始看书啊?出生。 你跟孩子说的每一句话都是输入的过程,那么,书的意义不过是换了一种对话、与孩子沟通的形式。 美国女作家Emilie Buchwald说:「Children are made readers on the laps of their parents.」孩子是在家长的腿上成长为读者的。亲子阅读,是促进婴儿脑部与社会情感发展的重要形式,也是加强亲子情感纽带的好方法。 目前无论从学术界还是家长们,都越来越重视阅读的重要性,或者亲子阅读的重要性。 全球最大童书出版社Scholastic 与全球Top25的调研公司 YouGov 合作发布的《儿童与家庭阅读报告第六版》显示(这个报告每2年会调查英文母语国家(美国,英国,澳洲)孩子的阅读情况,今年已经是第六版,于2017年初发布): 在美国,77%的家长在孩子1岁以内就已经开始亲子共读,尤其引人注目的是,孩子3个月以内开始共读的家长对比2014年有10%的增长。 56%家有0-2岁幼儿的家长能够坚持每周共读5-7天,而家有3-5岁孩子的家长,能坚持这个频率的比例是62%; 70%家有0-2岁幼儿的家庭每次共读1-2本书,而68%孩子年龄在3-5岁的家庭每次共读2-3本书。 在国内,我们尚无类似详实的统计数据,但是第十四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显示: 2016年,在0—8周岁有阅读行为的儿童家庭中,平时有陪孩子读书习惯的家庭占到90.0%,这些家庭中家长平均每天花24.15分钟陪孩子读书。 令人欣慰的是,这个数字要比2015年有所提高。 如何培养亲子阅读力? 这是一个需要耐心、需要时间积累,且需要一个庞大知识架构体系支撑的过程。 亲子阅读力强调的是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互动与互通。因为在儿童早期阅读中,父母需承担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 在这个过程中,父母需要受到的训练要远大于去「训练」孩子。 父母不仅要从自己做起,爱阅读、懂阅读,更要懂得用怎样的方式去跟孩子互动、探索,并且在这个过程中找到提升孩子阅读力的解决方案。 所以,亲子阅读力,我们更多的是强调对父母能力的训练,而非着眼如何去「训练」或培养孩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