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安教育行业,有一个独特的教师群体,他们所带的学生既不是刚入校园的孩童,也不是走进大学校园的青年学子,而是45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年龄最大的80多岁,学员们称他们为老师,而他们称学员为“叔叔”“阿姨”“大伯”“大妈”,在课堂上他们是师生关系,下课了他们却情同亲人,他们对老人们耐心辅导,关爱有加——他们就是工作、活跃在老年大学校园的教员、讲师和后勤人员。 这些老年大学的从教人员,每天都和老年人在一起,教他们唱歌、绘画、英语、乐器演奏、舞蹈等等,有时老年人的固执、偏执,对他们无端的误会,让他们感到委屈;家人的不理解,让他们感到难过,但过后仍旧热情不减,尽心尽责。 钢琴老师 琴键演绎师生情 今年42岁的张宾是西安音乐学院钢琴教师,她多年从事少儿和大学钢琴兼电子琴基础教育工作,获得钢琴专业十级证书,被西安老年大学聘为教师,已经代了6个学期的课程。 9月4日,西安老年大学开学第一天,记者循着优美的音乐声,走进老年电子琴班,尽管当天细雨蒙蒙,凉风袭人,但全班25名学员,没有一人缺课。在这些学员中,既有零基础的四五十岁的中年学员,也有自学多年的白发苍苍的七旬老人,他们聚精会神地听代课老师张宾讲述弹奏电子琴的正确坐姿、指法的正确运用、弹奏的乐感等等。只见张老师屏气凝神地坐在琴台前,优雅娴熟地弹奏一曲《我爱你中国》和《烛光里的妈妈》,将学员带入音乐的氛围。此为教学的“入境”序曲,引发学员的学习兴趣和注意力,然后,进行简谱和指法训练,一番演示过后,张宾老师走下讲台,根据学员基础和悟性的不同,挨个进行指导,并做演奏示范,耐心细致,循循善诱…… 在老年大学代课三年时间,张宾已经养成了良好的工作习惯,每到自己的课时,她就会提前安排好自己的教学工作,然后,坐地铁从她家所在地西安南郊到位于北郊的老年大学讲课,一年四季风雨无阻。上课前,她早早来到教室,不等学员进门,她已经坐在琴台旁,恭候老年学员的到来。对于老年人的教育,张宾感受颇深,她说:“第一、要有耐心和热心,把老人当朋友和亲人一样看待,针对每个人的学习特点、不同的基础进行单独的解析和指点;第二、要肯定、鼓励老人建立学习的信心,有些老人有一定的演奏基础,在家人朋友面前演奏得挺好的,可到了课堂上,紧张得弹不成个调调,在这种情况下,老师的鼓励和认可对学员来说非常重要。” 据记者了解,由于老年大学属于半公益性质,为了节约开支,在西安地区的老年大学除了行政管理人员、后勤人员以及系主任、班主任为学校在编人员,代课的老师90%以上是从西安各大院校聘请的中青年教授、讲师,他们成了老年教育工作的主流。老年学员既是他们的学生,又是他们的长辈,他们像对待自己的亲人一样,对老年学员认真教学,耐心辅导,关爱有加。 摄影系主任 用独特视角捕捉感人画面 西安老年大学综合系主任李永强,毕业于河南安阳师范学院,之前,他在中学代化学课,2004年从河南来到西安,成为西安老年大学骨干教师,现兼任摄影班代课老师、班主任职务。目前,该校摄影系分高、中、初级三个年级,12个班,每班35人,每周课时排得很满。 “作为老年大学的教师,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学员构成有退休干部、退休工人、城中村的村民和自由职业者,文化水平参差不齐,有的经常外出摄影拍照,有的刚刚接触这门课程,别说选择取景、拍摄角度,就连调焦距,按快门都不熟悉。”让他印象最深的是,去年中级班有一名老学员,由于自身因素赶不上班里的课程,竟然自己拿了一套教材,让老师按他的教材讲课,不然就要向学校反映、投诉,弄得代课老师哭笑不得。经过多次做工作,最后,老人心悦诚服地到初级班从基础开始学起,以弥补落下的课程。还有的学员,为了抢座位发生争执,作为班主任老师,在课堂上劝说、制止老人的错误言行,下课后分头做老人的思想工作,化解矛盾。 李永强过去是一个摄友,酷爱摄影艺术,但他的本职工作是给中学生代化学课,如今转行成了摄影教师,以前的业余爱好必须向专业转化。为了提高业务水平,他购买了大量的摄影书籍,并参加了摄影专业进修班,每年寒暑假,他背着相机,到风景名胜地取景拍照,到大街小巷捕捉市民、商贩、大人小孩神情各异的肖像照、新闻图片,仅仅两年时间,他的摄影水平迅速提高,业内人士评价,他的摄影水平已达到职业摄影师的高度。 最让李永强感动的是,今年清明节,他所带的摄影班有一名姓侯的学员,家在陕北,为了不耽误功课,头天连夜赶回老家上坟祭祀,第二天,驱车行程500公里,准时到校上课,按时完成作业。还有一位48岁的女学员,今年下半年要出国陪读,护照都办好了,可是下楼梯时不小心摔骨折了。作为班主任李永强劝她暂时休学,等病好了再来上课,可那位老大姐说:“我学摄影刚入门,还要抓紧时间学呢,等我出国就派上用场啦,多拍些景物,让我的老姐妹们看看国外的风光。”她坚持拄着拐杖上课,李永强很受感动,专门安排人搀扶她上学,并利用课余时间给她开小灶。 除了代课讲学,李永强还用独特的视角、精美的画面全方位拍摄记录学员们孜孜不倦的求学精神,课余时间聊天、交友、玩微信的温馨场面,留下他们人生的一段美好记忆。出于对老年大学教育工作的热爱,李永强利用课余时间,调查、分析、研究西安老年教育的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以翔实的事例、精确的数字、独到的见解,形成了1万多字的调查报告,获得业内人士的好评和推崇。 留校任教 从学员中走出的国画教师 从老年大学书画系学员晋升为书画系教师,46岁的代课老师尚晓莲是记者采访的众多老年教育工作者中唯一一个留校任教的老师,她代了4个班的课程,每周给学员上4天课,她家在辛家庙,距离学校十几里路程,每天上下班,坐八九站公交车,比较辛苦,但她早已适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