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已经到了喝啤酒都要放两粒枸杞的年纪” □本报记者 黎梓清 文/图 提到90后,人们固有的看法是叛逆、不羁、自我、任性、爱玩爱闹、作等,喝酒、抽烟、蹦迪、通宵唱K等几乎成了他们的常规动作,爱惜身体和养生似乎与他们搭不上边。然而,据记者采访发现,不少90后慢慢撕下这些标签,越来越多的90后在“一边糟蹋自己,一边养生保健”,保温杯、枸杞已经成了部分90后的“常规配置”。 90后的“中年危机” 按理说,90后处于风华正茂的年纪,既有青春活力气息,又沉熟稳重的他们来到了人生的黄金年龄段,不少90后却自黑“自己老了”,更有甚者自称为“老生”,他们越来越注重健康问题,但那些不健康的生活习惯又懒得改,于是开始了自认为可以弥补的生活方式,以求心理安慰。 1993年出生的晶晶平日下班后最大的喜好就是跟一群同事朋友到清吧(以轻音乐为主、比较安静、没有迪斯科或者热舞女郎的酒吧)喝喝小酒、聊聊天,但她的一个“惯性行为”成为同行人的谈资——她到酒吧坐下后便从包里掏出一个保温瓶,瓶子里装的是白开水和枸杞,酒喝得差不多时,她便往杯子里倒枸杞温水一杯杯地喝。同行的同事朋友笑话了晶晶很长一段时间,但她依然坚持,有时甚至带几粒枸杞放到酒杯里,久而久之,朋友们也就见怪不怪,有时还会向她要几粒枸杞也放到自己的酒杯中去。 对自己反差如此之大的行为,晶晶称:“心里面感到自我安慰咯。”她表示,喝酒聊天是为了和同事朋友互动叙旧,总好过一下班就一个人回家,一群人约着出去自己也不想落单。但经常喝酒、吃外面的东西对身体不好,只好自备一些养生的食料“中和”一下,寻求心理安慰。晶晶还笑称“不止是枸杞,我上班时候还会往保温瓶里加些花旗参和红枣。” 晶晶并非个案,记者在采访时发现,随着年纪越来越大,很多90后都坦诚自己已经不再是当初那个“通宵第二天依然神采飞扬”的自己了,过度消耗的行为最终会诚实“反应”到身体上来,如:经常吃辣口腔溃疡“如影相随”、饭点不定时备受胃痛折磨、熬夜通宵一夜身体疲惫三天……此外,有受访者表示,身边已经有90后的朋友开始出现啤酒肚和脱发现象,这让他们感到“危机重重”。 边糟蹋身体边养生 养生一词对于大多数人并不陌生,良好的养生习惯会让身体越发变好,然而,记者在采访时就被90后“另类”的养生方法逗得哭笑不得,因此,网络上有人评价“他们养起生来,连父母都害怕”。 随着各大菜系汇入番禺,辣味已经不再是四川、湖南等地的专属,越来越多番禺人也爱上了辣味,有的甚至是无辣不欢,麻辣火锅更是大受欢迎,人们一边留着热汗、瑟缩着舌头,一边把麻辣汤锅中的食物放进嘴里。口腔溃疡、长痘、胃痛等,经常吃辣容易给身体带来负面影响,于是,有的90后便想出了“妙法”。 据火锅店店员介绍,并不是每个点麻辣锅底的人都很能吃辣,但他们又爱吃辣,所以经常下单时备注少辣或微辣,下单后还会再三嘱咐服务员“少放点辣椒”,而此时店员通常都会在心理吐槽“不想吃那么辣干嘛还要点辣。”对此,有90后解释道:“吃太辣了对胃不好,所以就点个微辣意思意思算了。” 此外,还有喝冰奶茶对身体(尤其对女士)不好,所以下单时备注少冰;暴饮暴食增加肝脏胃负荷,所以每次吃完东西就马上来一片健胃消食片;熬夜睡眠时间少对肝功能影响大,所以一般第二天睡到中午把睡眠时间补足;大冷天要风度不要温度对身体不好,所下身短裙上身贴满暖宝宝;经常玩手机对眼睛不好,所以就给手机屏幕换上个蓝屏保护膜降低辐射影响…… “老干部”也爱拼搏 根据人们惯性思维,养生似乎是中老年人才有的心态,于是有人担心,90后正处于奋斗打拼的年龄,过早地过起“老干部”的生活会不会导致他们失去拼搏向上的斗志。事实上,不同年代,人们逐渐养成自己一代人的思维方式和生活习惯,青年养生说白了就是青年人更注重身体健康和生活品质的提升,是更热爱生活的一种表现。 此前,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的一项调查显示,79.6%的受访90后开始关注养生信息;对于90后群体普遍开始关注健康养生,50.7%的受访90后认为原因是工作生活压力大,他们养生不只是“闹着玩”,是为了更好地应对生活和工作,同时也是为了让父母更放宽心。 今年27岁的阿伟平日都有健身的习惯,不仅坚持每天早上晨跑,晚上睡觉前还会做一些仰卧起坐、举哑铃、平板支撑等健身活动,也坚持每天吃一个苹果,多吃蔬菜。阿伟从事的就是近年来猝死率逐渐上升的程序员一职,长期久坐电脑前,如果不坚持运动和养生,容易久积成疾,影响生活和工作不说,还连累父母担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