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养生保健 > 养生药酒能当酒喝吗?

养生药酒能当酒喝吗?

时间:2018-04-23 16:16  来源:  阅读次数: 复制分享 我要评论

近日,“鸿茅药酒”事件引人关注。在现实生活中,药酒并不陌生,除了药店外,现在饭店、餐厅里面也有药酒出售,这些药酒都打着保健养生的旗号,有些人还会在家里自制药酒。其实,药酒如果喝得不科学,反而会伤身。

三杯药酒下肚,把自己喝进了医院

市民胡大爷就有常年饮酒的习惯。过年过节的时候,胡大爷会收到子女们送来的各种保健中药材,为了不浪费,胡大爷想出了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就是自制药酒。

胡大爷用来泡酒的酒瓶就是买酒的时候原装塑料瓶,泡酒的时候,他把酒先倒出三分之一,再往里面加中药材,别人送什么,就往里面加什么。“都是滋补养生的,肯定越多越好。”胡大爷说,自己平常舍不得喝,一般客人来的时候才会拿出来招待。

前两天,胡大爷家来了客人,他拿出了自己珍藏多年的药酒。里面的药材有十几种,因为时间太久,胡大爷已经记不清名字了。中饭的时候,本来想盛情招待,“大补”一下,没想到推杯换盏,三杯下肚,胡大爷顿时觉得鼻子出血,怎么也止不住,感觉头晕目眩,难受得很。家人急忙送胡大爷到医院就诊。医生诊断后认为,胡大爷的病因是药酒惹的祸。

胡大爷本来就有高血压,药酒大补,加上过量饮用,从而出现了鼻子出血不止,眼底充血,造成视力模糊,还有头晕等症状。

在现实生活中,像胡大爷这种喜欢在家里自制药酒,把药酒当酒喝的人并不在少数,那么,药酒要怎么泡、怎么喝才科学呢?记者采访了市中医医院中药房兼制剂室主任王国军。

药酒可通过饮服或外涂养生

王国军介绍,药酒是把中药和酒按一定比例融合制成,通过饮服或外涂达到调整亚健康、防病治病、保健延年的一种养生方法。

据王国军介绍,当今消费者所谓的“药酒”大抵可分为三类:中药酒剂、保健酒和药食同源酒。中药酒剂指饮片用蒸馏酒提取制成的澄清液体制剂;保健酒是指对人体具有保健功能的饮料酒;药食同源酒为药膳饮品中的一种形式。

时下,很多老年人喜欢在家自制药酒,在这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

王国军说,首先要考虑的是容器的问题,不同容器对药酒的有效物质浸出以及药效都有影响。“玻璃器皿、搪瓷器皿和砂锅为好,金属容器,像胡大爷选用的这种塑料瓶是不宜使用的。”

除了器皿外,在基酒的选择上也有讲究,基酒主要为白酒、黄酒、果酒,选择时应结合考虑功效和使用人群。

白酒宜用作制备祛风散寒、风湿痹痛、妇科保健、养生抗衰、补气养血、滋阴填精、补肾壮阳等药食同源类药酒的基酒,一般应选用较高浓度,含酒精量一般在 50%~60%。对于不能饮用高浓度白酒者,饮用时可加水稀释,不善饮酒者可选低度黄酒作基酒。

果酒主要为葡萄酒,作为滋补保健药酒和美容药酒的基酒。

基酒和器皿准备好以后,就可以进行配制了。“酒剂的配制有冷浸法、热浸法、渗漉法等多种方法。”王国军介绍,在这几种方法当中,冷浸法最为简单,适合家庭配制药酒。其制法为将炮制后的中药材薄片或粗碎颗粒,置于密封的容器中,加入适量的白酒,浸泡30天以上。待有效成分溶解到酒中以后,即可滤出药液;药渣可压榨,将浸出渡与榨出液合并,静置14日以上。若所制的药酒需要加糖或蜜矫味时,可将白糖用等量的白酒温热溶解、过滤,再将药液和糖液混匀,过滤后即成药酒。

做好后的药酒,应置于温度变化不大的阴凉干燥处密封存放,温度以10~20℃为宜,并避免阳光直射。

养生药酒饮用以温饮为佳

那么,做好后的药酒,要如何饮用才科学呢?

“药酒不是普通的酒,所以在饮用上也有所讲究,饮用要适量。”王国军说,养生药酒不论以何种酒来浸泡,都必须适度饮用,才能充分发挥药酒的功效。

一个正常人一般每次可饮用养生药酒10~30毫升,也可根据药酒所用药物的性质和药酒浓度而作调整。

“药酒既可治病,又可强身,这并不是说每一种药酒都能包治百病。”王国军提醒,饮用者必须认清自己的体质与身体状况,选用有针对性的适宜药酒,如虚寒体质者宜用温补药酒,虚热体质者宜用清补药酒。配制前应去正规医院找专业医生咨询。

饮用药酒,四季皆宜,但饮用养生药酒,尤其是滋补类养生药酒,则在冬令时节为最佳时机。根据“天人相应”的观点,按四季的“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特点,冬令时节,是万物闭藏的季节,天气寒冷,食欲旺盛,此时进补容易为人体所吸收和储藏。养生药酒一般应在一天的早晚饮用。

“古人认为‘酒冷饮伤脾’。”王国军提醒,养生药酒在饮用的时候,一般以温服为好,也不主张热饮,以便更好地发挥药性。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