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养生人群 > 白领 > 浏阳女白领林下“掘金”

浏阳女白领林下“掘金”

时间:2018-04-12 09:56  来源:  阅读次数: 复制分享 我要评论

\


李云正在收集散落在竹林下的土鸡蛋。记者胡吉星
 

  林下养5万只土鸡,带动120户贫困户增收

 

  “地面种苗木,林下养土鸡,苗木每天在长,土鸡也跟着长。”4月10日上午11时,普迹镇五丰村,站在自己奋斗的土地上,李云向记者介绍她的“林下种养”模式。

 

  这位曾经的白领,2013年辞职回了自己的老家五丰村,在这里流转了百余亩荒山,成为了湖南湘玉源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湘玉源”)负责人。如今,这片荒山苗木郁郁葱葱,林下土鸡成群。

 

  “公司目前放养了近5万只土鸡,去年通过销售土鸡、土鸡蛋、苗木等,年销售额近400万元。”李云说。而更为可贵的是,通过大力发展林下经济,李云在自己赚钱的同时,她还带动120户贫困户脱贫致富。

 

  浏阳日报记者胡吉星

 

  辞职创业85后女白领返乡养土鸡

 

  今年33岁的李云大学毕业后做了8年会计。为了给自己和姐姐的三个孩子补充蛋白质,2013年,她每隔一段时间都要从长沙回老家普迹镇五丰村购买生态土鸡蛋。不过,为了买到足够的土鸡蛋,她常常需要跑四五个村。这让她萌生了自己做生态养殖的想法。“家乡拥有好山好水好空气,很适合搞生态养殖,前景又广阔,大有可为。”她说。

 

  说干就干,她开始着手为自己返乡创业做计划,并四处考察。2013年5月份,她辞职回乡后就在五丰村通过土地流转承包下了村民的100余亩抛荒山地,并创建公司。

 

  养土鸡的同时,李云还种起了油茶、竹子、松树、红叶石楠等经济林木。创业之初,李云花了一年多时间四处学习土鸡养殖技术和管理技术。在养殖过程中,清扫、洗涤、消毒、喂食……每一关她都严格把控。

 

  经过10个月精心喂养,养殖场培育的第一批5000余只土鸡存活率达到95%。

 

  种养结合土鸡苗木年销售四百万元

 

  创业需要激情,但也容易“交学费”。虽然养殖场里面的土鸡的存活率高,销路却成了问题。“开始时完全找不到销路,又遇上了禽流感。”为打开销路,李云每天凌晨两三点钟就带着一筐生态土鸡到长沙各农贸市场、酒店进行推销。为证明自家土鸡的“身份”,她还会将生态养鸡场照片和视频存在手机里面,以备随时展示给客户看。

 

  通过这种“傻办法”,李云的生态土鸡慢慢在长沙打开了市场。她与多个农贸市场、农庄和酒店签订了销售协议,建立起了长期、稳定的供货关系。

 

  湘玉源生态土鸡养殖场充分利用山林放养的优势,开创出的环保生态、立体循环养殖新模式,得到了市林业局林权管理服务中心主任付志刚的认可:“树林下的昆虫、野草成为鸡的主食,鸡粪也成为树木的天然肥料。”

 

  这一林下立体经济大获成功。据介绍,目前,湘玉源共养殖了5万只土鸡,每只土鸡的市场售价在25元/斤,土鸡蛋15元/斤。2017年,湘玉源通过销售土鸡、土鸡蛋、苗木等,年销售额近400万元,还被长沙市林业局授予“长沙市林下经济示范基地”荣誉称号。

 

  特写

 

  致富不忘扶贫带动120户贫困户增收

 

  创业取得初步成功后,2016年,李云积极参与到精准扶贫中来,与附近村的贫困户签订精准扶贫帮扶协议书,免费向他们发放鸡苗。今年,李云还将与五丰村的50户贫困户签订合作协议,向他们免费发放鸡苗。湘玉源不仅将全程提供免费技术指导,还会按照市场行情统一回购成品鸡及土鸡蛋。

 

  “以每户贫困户一次喂养400只土鸡的规模计算,平均每户每年可增收约2-3万元。”李云介绍,目前,该公司共向120余户贫困户免费发放了鸡苗。

=

  不仅如此,湘玉源的两个生态土鸡养殖场日常用工需要20余人,贫困户还可以通过农闲时在养殖场干活赚些工钱。贫困户张啓荣和夏菊英夫妇2017年2月份进入湘玉源务工,已经赚到了6万元。
 

  数据
 

  浏阳已发展林下经济61万亩

 

  “发展林下经济,已经成为精准扶贫的‘新引擎’。”市林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浏阳鼓励林农大力发展林下经济,组织林农进行林下种植、林下养殖、森林休闲旅游、林内立体开发等以增加林农收入。

 

  目前,全市已发展林下经济61万亩(含森林旅游),林下经济产值达32亿元,从事林下种植、养殖业的农户有7841户,500亩以上的大户有24家,企业经营的有12家,带动就业和创业10万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