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比赛时间和报到地点: 二、比赛对象: 参加单位和人员各地太极拳组织及个人。 三、比赛项目: 传统陈式太极拳、械套路、散手。 (一)陈式太极拳老架、新架、小架,演练时间3—5分钟。 (二)陈式太极器械:短器械、长器械、双器械、其它器械,演练时间不少于1分钟。 (三)集体项目: 4至12人(含4人),男、女不限,拳、械内容不限,必须配乐(音乐自备),演练时间3—5分钟。 (四)陈式竞赛套路演练时间5—6分钟。 (五)陈式简化套路,演练时间2—4分钟。 (六)太极散手 1、男子设4个级别: 58公斤以下级(次轻量级) 58-65公斤级(轻量级) 65-75公斤级(中量级) 75以上公斤级(重量级) 2、女子设2个级别: 55公斤以下级(含55公斤) 55公斤以上级 四、参加办法: (一)各代表队可派领队1人,医生1—2人,太极拳、械套路运动员人数及男、女不限。 (二)太极拳、械套路每人限报拳术、器械各一项,每队限报1个集体项目。 (三)年龄分组: 1、传统陈式太极拳、械套路与陈式竞赛套路运动员年龄分组 甲组55岁以上 乙组36岁—54岁 丙组18岁—35岁 丁组17岁以下 2、太极散手运动员年龄分组 A组 18岁至30岁 B组 31岁至45岁 参赛运动员报到时需提供县级以上医院出具的健康证明或报道期间运动员向大会签定的健康保证书。在比赛中,运动员由于健康原因出现的意外事故,均由本人(或本队)负责。太极推手运动员必须办理人身意外伤害保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