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一项崇高的事业 在我们身边,有这样一群人——他们胸中有情怀、心中有大爱,他们充满阳光、积极向上,他们为需要帮助的人链接资源、助其挖掘自身的潜能,他们在纷繁多变的世界中始终坚守自己的价值观念,他们是建设美好社会的中坚力量。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社会工作者。 3 月20 日,是一年一度的国际社会工作日。每年国际社会工作日期间,世界各地的社工们都会举办各种活动,来纪念这一属于全世界所有社会工作者的节日。为了迎接国际社会工作日的到来,3 月18 日,市救助管理站儿童保护中心在双滦区双塔山广场举办了社会工作宣传周活动,为市民朋友和志愿者团队介绍社会工作者的工作内容和工作性质,通过分发宣传手册等方式,介绍何为社会工作以及所帮助的人群,广泛普及社工政策、知识和理念。现场还邀请双滦区人民医院的医护人员,为市民朋友进行爱心义诊、病症咨询、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咨询等服务。广场宣传活动结束后,市救助管理站儿童保护中心的工作人员还带领承德医学院志愿者团队参观了市儿童保护中心,向学生们介绍儿童保护中心的工作职能、帮扶人群和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开展情况,学生们对帮扶的困境未成年人居住、学习、卫生等环境做了深入了解。 “早就听说过社工这个职业,可要说是干什么的还真不知道。今天听了才多少闹明白一点儿。”市民张阿姨拿着刚刚从志愿者手中接过来的宣传手册对记者说,“回家仔细看看,也学习学习。” 据介绍,此次举办社工活动宣传周的意义就是要让更多人了解社会工作,推动形成人人关心、支持、参与社会工作的良好氛围,为社会工作的发展营造更为有利的社会环境。市儿童保护中心社会工作科科长段振广说:“我们的初衷是通过宣传周活动,让社会工作更深入人心,同时希望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社会工作的社会知晓度与认同度。” 如果说医生的职责是为人们医治生理上的疾病,那么,社会工作者的职责首先是帮助那些在社会生活中遇到各种困难和问题的人。从最初的施舍、慈善行动发展而来的社会工作一开始就带着鲜明的助人特征,成为一种充满爱心的崇高事业。 入户走访——关注困境未成年人 儿童是家庭的希望和民族的未来,儿童的发展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与文明进步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最大限度地创造安全良好的儿童成长环境,保障儿童的基本权益,保护儿童能够正常的成长和发展是社会和学界的共识。目前,我国仍存在大量的留守儿童、流浪儿童、伤残儿童及因家庭经济拮据或教养不当造成的创伤儿童等,这些困境儿童急需社会工作领域的专业帮扶和介入。儿童保护中心就是为这些处于困境中的孩子们提供物质、精神、教育等诸多方面帮扶的机构。 坐落于双滦区白庙子村的承德市儿童保护中心隶属于承德市民政局,与市救助管理站是一套人马两块牌子。中心于2015年2 月启用新办公大楼后,办公面积达6667 平方米,共六层,内设儿童手工室、阅览室、教学室、活动室、卫生室、盥洗室、食堂等基本配套设施,具备儿童起居、活动、学习、教育、行为矫正等基本功能。目前,中心有三名工作人员,又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招聘了8 名社工。 2015 年7 月,市儿童保护中心针对隆化县、双桥区、高新区、双滦区、营子区和其它县区的某个乡镇进行摸底,实际走访困境儿童家庭。摸底工作采取入户调查的方式,主要摸查监护人缺乏必要经济能力的未成年人、监护人客观上缺乏必要时间和精力的未成年人、监护人缺乏必要的责任意识和监护技能的未成年人。摸底工作历时18 个月,走访了56 个乡镇、8 个街道、37 个社区、446 个村。 在实际走访过程中,工作人员见到了太多因各种原因而陷入困境的家庭,留守、离异、暴力、残疾、疾病、贫困……经济的拮据、物质的匮乏、精神的重创、心理的缺失、尊严的扫地、生存的绝望,困境儿童身处的家庭背后个个都有着一个催人泪下的悲剧故事。 家住隆化县郭家屯镇的困境儿童小龙(化名),家中有4 口人,母亲在小龙3 岁时与父亲离异后失联,双目失明的叔叔与小龙一家生活在一起。2009 年突如其来的横祸降临,小龙与父亲和姐姐在郭家屯镇发生车祸,作为家中顶梁柱的父亲在车祸中伤势最为严重。因赔偿问题未能妥善解决,第一次手术后,家里已没有经济能力做第二次手术,导致一块钢板在体内留存长达7 年之久,期间伤口无法愈合一直感染化脓,以致失去劳动能力。经多方协调、积极介入,市儿童保护中心联系社会慈善组织开展救助工作,为小龙父亲提供了医疗救助帮扶。 困境儿童小慧(化名)是宽城满族自治县宽城镇人,母亲是一位盲人,靠从事按摩服务维持全家人的生活,继父在家照顾两岁的弟弟。读小学的小慧每日要为母亲做三餐吃食,要帮助完成一切家务劳动……摸底调查工作小组第一次走进小慧家时,小慧独自望向窗外的空洞眼神给社工们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时值严冬,为了省下小慧上学的费用,本就破败不堪的屋内没有任何取暖设施。根据小慧一家生活的实际困难,市儿童保护中心联系社会慈善组织开展相关救助工作,帮助小慧找到了爱心资助人,资助人每月出资200 元补贴小慧一家,资助行为一直持续到小慧大学毕业。其间,资助费用会随着小慧上学所需费用的增加而增加。 这样的事例还有太多太多!“看的太多了,每次进入一个家庭,总以为不会再有比这更惨的,然而现实却一次次地刷新着我认知的底线。”回忆摸底调查工作,市儿童保护中心社工徐彦慧眼圈儿泛红、声音哽咽地对记者说。 据入户摸底调查统计,截至目前,承德市有困境未成年人4847 人。根据困境未成年人“风险等级评估”标准,市儿童保护中心首先重点帮扶一、二级困境未成年人,其中社会爱心人士捐助资金帮扶困境未成年人130 人,志愿者对其进行心理帮助300 余人,儿童保护中心累计发放帮扶物资两千余件。与此同时,市儿童保护中心还对曾帮扶过的困境儿童家庭定期进行回访,儿童福利督导员则定期对辖区内重点关注家庭重复走访,有效地预防了困境未成年人遭遇新的忽视,使困境未成年人得到了妥善的家庭养育和生活照料。 外展活动——打开孩子新世界的大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