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炎热,温度过高,湿度过大,湿热之邪侵及人体,阻止气机,使人感到四肢困倦,萎靡不振。俗话说:春困秋乏夏打盹。进入芒种后,随着气温的显著升高,人们的倦怠、疲劳感也将更为明显。养生专家建议:起居方面,要晚睡早起,适当地接受阳光照射(避开太阳直射,注意防暑),以顺应阳气的充盛,利于气血的运行,振奋精神;在饮食调养方面,应注意减酸增苦、调理脾胃。 防倦怠要补水和钾防湿邪要补脾 夏季天气热、常出汗,随汗液大量排出的还有维持神经、肌肉的正常功能的钾元素,若得不到及时足量的补充,倦怠疲劳、精神不振的情况会比较明显。此时可以喝果汁或糖盐水;适量多吃荞麦、玉米、苋菜、甘蓝、芹菜等含钾较多的食物。 夏天暑湿盛行,暑湿易困脾碍胃,导致肢体困重,倦怠嗜卧。可常吃益气健脾的食物替代肥甘腻补的食物,比如芡实、山药、薏米等,同时注意调理胃气,以清淡、易消化、富含维生素的果蔬为主,如木瓜、西瓜、香瓜等。 推荐一款调理脾胃食疗菜肴——碧绿鱼丸 备料:菠菜250克,青鱼肉500克,黑芝麻粉30克,精盐、鸡精、猪油、湿淀粉、高汤各适量;菠菜250克,青鱼肉500克。 做法:将菠菜洗净,焯熟,捞出打成茸备用。把青鱼肉用粉碎机打成茸,加黑芝麻粉、精盐及少许猪油充分搅拌,入冷水锅下黑芝麻鱼丸,中小火煮熟,备用。将高汤烧开,加精盐、鸡精及菠菜茸适量,勾芡,下鱼丸即成。 功效:健脾利水、补血明目、益肾补钙。对抗疲劳,尤其适合夏季调养,可防止面黄无华、记忆力减退、贫血等病证。但结石患者及脾胃虚寒的人不宜多食。 营养专家从来不敢吃的12种有“毒”食物 有些我们常吃的美食,营养专家们却不建议吃,这是为啥? 1、醉蟹和醉虾 6岁的小女孩背上有个比鸡蛋还大的肿块,这个肿块竟然会游走,今天在背部下面,明天就游到背中部了,送到医院确诊为肺吸虫感染,原来是小女孩前不久生吃了醉蟹惹的祸。 醉蟹是用活螃蟹加黄酒腌制,随着醉蟹入口,肺吸虫也堂而皇之地进入肺里。除了常见的咳嗽、胸痛、有胸腔积液等,如果任其游走到大脑,会有癫痫、失语等神经系统症状。宁波市每年都会查出60~80例肺吸虫病,其中大部分是吃醉蟹、醉虾导致的。 2、久泡的木耳 浙江瑞安的一位消费者曾因食用泡发了三天的黑木耳,导致食物中毒,出现多脏器功能衰竭,一度生命垂危。 木耳在泡发过程产生细菌或毒素,微生物毒素的毒性不可小觑,譬如黄曲霉毒素,毒性是砒霜的68倍。夏季温度高、湿度大,微生物易于生长繁殖,食物容易腐败变质,食物中毒高发,一定要小心。久泡、久放的食物不要吃,凉拌菜超过4个小时就不要吃了。 3、没熟的豆角 综艺《向往的生活》中,黄磊和宋丹丹为了确定豆角熟没熟,各自尝了半根没熟的豆角,结果食物中毒,出现腹泻等情况。 豆角、扁豆等最适合焖着吃,因为这些鲜豆类蔬菜里面含有的植物红细胞凝集素,需要充分受热方能彻底灭活。如果加热不充分,食用后容易让人肚子不舒服,出现腹泻等中毒症状。 4、假沸的豆浆 成熟豆子中含有一种叫做“皂甙”的抗营养成分,加热至100℃后才会被破坏,一旦没煮熟,就有可能会引起恶心、呕吐、腹胀等中毒症状。而当豆浆煮到85 ℃~90 ℃时,皂甙受热膨胀,会产生一些表层的浮沫,易出现“假沸腾”现象。这时候应该继续加热几分钟,才能放心食用。 5、路边的烤串 一些烧烤肉类,外面看着已经焦了,里面其实还没熟,为食用者埋下寄生虫病隐患,而且肉类食物富含蛋白质,蛋白质在高温烧烤下的分解物,如杂环胺、多环芳烃等都具有致突变作用,会增加癌症发生的危险。所以路边烧烤,能不吃就不吃! 6、太嫩的牛排 猜猜一条牛带绦虫有多长?一般的有4~8米!牛肉是最不应该生吃或嫩吃的,牛身上有许多人畜共生的寄生虫和病菌,而牛带绦虫以人为其惟一终宿主。 现在不少人应酬时为了显示自己“洋派”,牛排要五六成熟,或干脆点价格昂贵能生吃的牛肉,万一感染了牛带绦虫真是得不偿失,至少也要九成熟,也最好不要吃小贩制售的风干牛肉干。 7、太亮的瓜子 如黑珍珠般锃亮的黑瓜子不要买。为了提高卖相,有些商贩用滑石粉进行抛光处理,会大大提高瓜子的光泽度,抓一把感觉也很滑手。滑石粉是通常被用于医药以及食品行业的添加剂,具有慢性毒性,长期食用对肺功能影响较大。 8、红心的甘蔗 霉变甘蔗中的节菱孢霉菌会产生3-硝基丙酸,0.5克便能让人产生中毒反应。如果甘蔗出现轻微红心,其中含有的3-硝基丙酸较少,但随着霉变程度加深,含量则会呈几何倍数增长。3-硝基丙酸属于神经毒素,如中毒严重,即使抢救过来,其对神经系统损伤也是无法逆转的。 9、太红的火腿制品 |
上一篇:夏季养生4误区 你中招了吗
下一篇:警惕!夏季养生须走出三大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