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养生保健 > 大同县全力打造“国际健康养生基地” 〔2018〕4期(2)

大同县全力打造“国际健康养生基地” 〔2018〕4期(2)

时间:2018-03-14 14:21  来源:  阅读次数: 复制分享 我要评论

近年来,大同县依托健康、资源、区位、产业、文化等优势,充分利用火山、黄花、生态等特色资源,以及历史、民俗等自然人文资源,着力推进绿色养生健康养生和休闲养生三大健康养生业态,加快推进国际健康养生基地建设。日前被国际地理联合会健康与环境委员会授牌全国首个“国际健康养生基地”。

一是以火山文化为重点,打造集地质科考、养生度假、体育运动、文化创意为一体的中心景区,结合桑干湿地、乌龙峡、土林、麻地沟、落鹰山、许堡古堡、李殿林故居、吕家大院等自然人文景观优势,打通市区-县城-火山旅游环路,完善旅游服务综合配套设施,打造人文旅游新景观。

二是立足黄花资源优势,从政策、资金、项目等方面给予扶持,推进黄花产业持续做大做强。目前,全县黄花总面积达到13万亩,“大同黄花”被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定为绿色食品A级产品,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同时,充分利用“大同黄花”这一名片,结合观光采摘、日光温室大棚、传统田园种植、景观农业种植等自然生态景观,积极推进市民认购田、采摘园、农家乐,发展引进具有乡土特色、亲近自然的农村客栈、生态庄园,成就特色休闲新产业。

三是以绿色生态为引领,建设生态宜居新城市。近年来,全县共投入1.6亿元造林20万亩,林地面积发展到105.6万亩,森林覆盖率34.8%,先后被授予“全国绿化模范县”“国家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区”“全域旅游示范区”“全国2017百佳深呼吸小城”。同时,加快整合16座水库、6万亩湿地资源,推进大同火山群国家地质公园、峰峪国家湿地公园、西坪国家沙漠公园建设,建成市县连通、绵延百里的“火山天路”和“绿色长廊”,吸引了京津冀和大同市民观光旅游,努力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四是以全民健身为抓手,打造健康养生新品牌。积极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体育健身活动,提高全民健身意识,持续加大对农村和中老年人体育场所建设投入,全县95%社区和100%乡村都建成健身场地并配套健身设施,人均场地面积2.65平方米,为方便群众参与健身提供了方便。同时完善健康服务体系,投资约2.5亿元,占地面积70.1亩,总建筑面积5万平方米的新大同县人民医院项目已完成奠基,医院建成后,可有效地缓解大同县及周边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进一步实现医中有养、养中有医、医养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