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天气由寒冷转为暖和,人体要适应这种气候变化,就要注意养生。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保健养生也是如此。那么春天如何“生”出健康来呢? 【饮食篇】 春季养生,最主要的是从饮食开始,那么春季饮食有哪些原则呢?春季饮食养生七原则 原则一:多甘少酸 宜多食辛甘发散性质的食物,不宜多食酸性食物。中医认为,脾胃是后天之本、人体气血化生之源,脾胃健壮,人可延年益寿。春天是肝旺之时,多食酸性食物会使肝火偏亢,损伤脾胃,春季宜多食用含优质蛋白质、糖类、维生素、微量元素丰富的具有辛甘发散性质的食物,如瘦肉、禽蛋、大枣、蜂蜜、新鲜蔬菜、水果、干果等,以养阳敛阴、养肝护脾;不宜多食酸性食物,如橙子、橘、柚、杏、柠檬、乌梅等;忌食油腻、生冷、酸涩、粘硬和大辛大热之品,防止助热生火。 原则二:少吃补品和盐 一年四季有“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特点。冬季根据个人体质适量进补,符合冬藏的养生原则。但春天里,不论是食补还是药补,进补量都要逐渐减少,以便逐渐适应即将到来的春季舒畅、升发、条达的季节特点。与此同时,减少食盐摄入量也很关键,因为咸味入肾,吃盐过量易伤肾气,不利于保养阳气。 原则三:多吃豆类食物 一到冬春这样的换季时节,很多人就会觉得吃得少,吃东西不香,食后腹胀,人懒乏力,四肢没劲,发展下去就会出现形寒肢冷、大便稀溏、腹冷浮肿。没错,这就是脾虚的症状。专家建议,春季脾虚的人要及时调补,如果能常吃一些豆类蔬菜,能起到健脾利湿的作用。这类蔬菜所含植物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无机盐比其他蔬菜高,维生素又以B族维生素含量较高。 原则四:吃当季蔬菜 吃当季食物,是我国历来提倡的顺应自然规律的养生方式。春笋是南方春季最好的当季食材,不仅味道清鲜,于养生也大有裨益。春笋有多种膳食纤维、低脂高蛋白,利九窍、通血脉、化痰涎、消食胀,对减肥也有好处。在北方不太能吃到新鲜的春笋,也无妨,至少可以买到新鲜的韭菜吧。韭菜也称为起阳草,春天气候冷暖不一,又是阳气生发的季节,需要保养阳气,韭菜是最宜人体阳气的食物。同时,韭菜可以益肝健脾,也符合春季的特点。 原则五:适量饮花茶 饮水可增加循环血容量,有利于养肝和代谢废物的排泄,可降低毒物对肝的损害。此外,补水还有利于腺体分泌,尤其是胆汁等消化液的分泌。春季饮香气浓郁的花茶,有助于散发冬天积在体内的寒邪,促进人体阳气生发、淤滞疏散。而适量饮茶,还可提神解困,但春季不宜贪冷饮。 原则六:适当多吃主食 春天风多雨少气候干燥,气温变化反复无常,人体免疫力和防御功能极易下降,诱发一些春季常见的疾病。此时可以多吃些主食,主要成分是碳水化合物,既经济又能直接转化成热量,提供身体基本所需。 此外,春季应注重调养脾胃,而米饭同菜中的大鱼大肉相比,要容易消化得多,能很好地保护肠胃。 原则七:多喝牛奶 牛奶是全营养食品,春天多喝奶能满足人体生长、健康等多方面的需求,是各类人群春季养生的首选佳品。 【日常篇】 衣要下厚上薄。“春捂秋冻不生杂病”。春天阳气生发,人体体表腠理开始打开,抵抗寒气的能力减弱,而初春天气变化较大,乍暖还寒,所以,天气开始变暖时不应当马上脱去棉衣,尤其是老年人和身体虚弱的人群更应该谨慎。李乾构提醒,年轻人穿衣也要下厚上薄,注意对颈、膝、足等部位的保暖。 眠要早睡早起。春天人体气血需舒展畅达,首先提倡的是早睡早起,规律起居,晚上11时之前上床休息,早晨到户外散散步,放松身心,摆脱倦怠思睡的心理,主动调心摄神与自然顺应,达到神采奕奕、精力充沛的状态。 志要常达戒怒。中医讲春天属木,与肝相应,肝在生理上主疏泄,在志为怒,喜调达而恶抑郁。情绪上要提醒自己戒急躁易怒,忌心气抑郁不展,要保持心境平和恬淡畅达,心胸豁达乐观。借立春自热阳气上升之机,适当地调摄情志,使人体阳气由胸中主动得以宣达。 脚要常泡以祛寒。晚上泡泡脚可以祛除一个冬天积在体内的寒气,从而助养人体生发的阳气。李乾构说,泡脚需要注意方法:以温水慢慢加热,千万不能一下水烫得要命,这样会把寒气逼回体内,泡30分左右,身体觉得暖洋洋即可,不能图一时之快大汗淋漓,导致伤津耗气,反于体有害。 防病保健。立春时节阳气渐生,而阴寒未尽,正处于阴退阳长、寒去热来的转折期,是由寒向暖过渡时,人的抗病能力和适应能力较弱。而此时各种致病的细菌、病毒、温热毒邪开始活动,现代医学所说的流感、流脑、麻疹、肺炎也多有发生和流行,稍不注意就可能被感染,特别是年老体弱者和少年儿童。为避免春季疾病发生,要常开窗,使室内空气流通,保持空气清新;加强锻炼,提高机体的防御能力。注意口鼻保健,阻断温邪上犯之路。 【运动篇】 春天里,人们常会出现“春困”,表现为精神不振、困乏嗜睡,可以通过运动来予以消除,绝不能贪睡,因为中医认为“久卧伤气”,久睡会造成新陈代谢迟缓,气血循环不畅,筋骨僵硬、脂肪积聚,吸收与运载氧的功能下降,毒素不能及时排出体外,导致体质虚弱,疾病发生。 《黄帝内经》里还指出:“夜卧早起,广步于庭,披发缓形,以使志生。”意谓春天人们应当晚睡早起,披散着头发、舒展着形体,在庭院中信步漫行,可使智慧、灵感生发不息。 不过,运动节奏和缓不宜剧烈。随着气温回升,人们应逐渐增加户外活动时间以加快血液循环,促进气血运行。此时比较适合进行节奏和缓的运动,如春游、放风筝、散步、慢跑、打太极及并不剧烈的球类运动。要注意,这时节运动不宜剧烈,不宜大汗淋漓、气喘吁吁,否则可能耗阳气,对养生不利。 同时,运动要适当舒展。适应春季生发之气,适量多做舒展运动,最简单的就是伸懒腰。经常伸伸懒腰,可以促进身体气血运行、推陈纳新,从而促进人体阳气的生发。不过伸懒腰也是有技巧的:伸懒腰时要使身体尽量舒展,配合有节律的呼吸运动,伸展时,全身肌肉都要用力收缩,尽量吸气;放松时,全身肌肉要松弛下来,尽量呼气,这样效果会更好。(正北方网综合《人民日报》《锦州日报》 华龙网 、伊春新闻网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