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大军在山西德益科技有限公司调研。(徐翔 摄) 记者 崔燕报道:3月13日,市委书记孙大军深入高新区调研时强调,要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在“高”上做文章,在“新”上求突破,持续集聚创新要素,不断培育创新主体,优化创新创业环境,为助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加速引擎、提供强劲动力。 长治高新区作为招商引资的重要阵地、科技创新的前沿高地,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蹄疾步稳、奋力前行。一个个优质项目培育壮大,一项项创新技术实现突破,无不展现出高新区抢抓全省开发区改革创新发展契机,全面加快整合改制扩区调规步伐,全力谋划新兴产业发展的“加速度”。铱格斯曼科技有限公司依托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专业从事移动式充气机库等航空航天高科技产品生产;立讯精密工业有限公司曾创下签约落地仅用42天的“长治速度”,目前投资5亿元的电子产品生产线已全部投产;康宝集团血液制品现代智能化生产线正在快马加鞭建设,预计投产后可实现年产值30亿元;潞安太阳能持续开展技术攻关,在密栅组件、高效PERC电池、双面电池等方面取得产业化成果,走在行业发展前沿;德益科技引进高能量超级电容器项目;澳瑞特研制的太空跑步机、太空健身车成功“翱游太空”;布劳恩电梯拥有新型专利11项……每到一处,孙大军都详细了解科技研发、人才引进、企业生产经营、科技成果转化等情况,对各企业在谋转型、谋创新、谋变革上作出的探索实践给予充分肯定,他说,只有坚持创新不止步,企业发展之路才能越走越宽。希望大家始终把创新作为第一驱动力,不断加快科技创新步伐,努力在优化产品结构、加大研发力度、延伸产业链条上下功夫,进一步提高市场占有率、提升核心竞争力,实现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大项目顶天立地,小项目竞相勃发。高新区科技孵化园内,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创新能力较强、成长性较高的高科技项目渐次落地、生根发芽。从电梯物联网服务到水生态修复,从VR+工业应用到空气净化路灯,从北斗大数据到青年创融投综合服务平台,涉及不同行业不同领域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已然成为高新区自主创新的主体力量。在这里,孙大军驻足查看,与创业者们深入交谈,他说:“这些新点子新创意,今天是园里小苗,明天可能就是支撑长治发展的参天大树,期盼你们尽快成长,早日做大做强。”他强调,要最大程度发挥孵化基地的创新载体、就业平台、创业摇篮作用,使之真正成为人才培养、科技创新、项目转化、带动就业的优质平台。 抓当前,强支撑;谋长远,增后劲。投资10亿元的中电智云智能制造产业园、体量100万平方米的首创盈田智能终端产业园、深紫外LED产业化等一批新项目、大项目、好项目,为高新区未来发展积蓄了长足动能。听取相关规划情况介绍后,孙大军强调,要认真贯彻落实全省转型项目建设年部署要求,切实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围绕产业集群集聚和科技成果转化,精心组织,精耕细作,优化服务环境,破解制约瓶颈,全力推进项目建设提质提速提效。 调研中,孙大军强调,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推动全市转型发展,高新区肩负着当先锋、打头阵的重任。要切实发挥国家级高新区主战场、主阵地的创新优势、产业优势、政策优势和环境优势,继续在“高”与“新”上做文章、求突破,坚定不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断提升承载能力、壮大优势产业、推进产城融合,切实当好转型发展“排头兵”,打造人才集聚“强磁场”,为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引擎。 市委常委、秘书长、统战部长刘卓良参加调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