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猛微信 2016年阿诺德健体C组冠军,IFBB国际健美联合会注册运动员,中国国家队运动员,康比特推广大使,健身教练培训导师,专注健身健美,分享交流健身教练相关知识,微信:18701520954 首先,选择一款适合你的APP不是看APP用户使用量,重要的是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咱们先看一组来自中商情报网的数据。 2015年8月运动健身类APP月活跃用户数排名一览 这组数据并不能代表使用量最多的就是最适合你的,大家可以多去尝试几款,能够帮助你更好的去运动健身才是根本,下面咱们来看看知乎上面一些大牛的推荐。 作者:知乎用户“万邓仁”跑步用的软件推荐:Runkeeper, Runtastic和Nike+ Running,推荐程度从高到低; 锻炼腹肌:SitUps; 俯卧撑:PushUps; 引体向上:PullUps; 深蹲:Squats。 首先比较三款跑步应用的优缺点。 1.功能支持。这类软件支持gps记录跑步轨迹,和测算跑步距离,消耗卡路里是必须的。 Runkeeper和Runtastic除跑步之外都支持各种类型的运动,下图列举的是Runkeeper的一部分。Runtastic支持的运动类型大同小异。 而Nike+ Running 支持的运动类型只有跑步,显得比较单调。 2.用户体验。另外个人在体验的时候,感觉Nike+ UI及交互体验不如Runkeeper和Runtastic好,略显粗糙。Runkeeper使用的扁平化设计值得一提,正如上图所见到的,很清新,用户一眼就能看明白。 3.数据分析。横向比较Runkeeper和Runtastic数据处理能力比Nike+ Running强大,Runkeeper还会经常分析你的运动数据,判断你的生活习性以及健康状况给你提醒,很贴心。另外Runkeeper和Runtastic有很强大的web端,提供更多的数据社交等服务。 4.社交功能。Nike+ Running可以绑定QQ空间和新浪微博,社交本土化,而Runkeeper和Runtastic只支持Facebook或Google+不适合中国的社交现状。 然后介绍一下Runtastic系列。 Runtastic, Pullups, Pushup Squats, SitUps这一系列都是Runtastic的软件,所以在数据整合方面很有优势,打开web端的Runtastic就可以看到自己各类运动的数据记录。 这一系列软件都是通过手机感应来测你的运动数据,计时计数,很方便。另外还会科学的帮助你安排好运动计划。 “互联网+”概念下的健身APP模式探讨接下来,我们对健身APP各种模式做个对比分析。 相对于大家耳熟能详的其他健身APP来说,运动家APP听起来些许有点陌生,这是一支来自奇虎360的团队近期开发上线的一款健身APP。与其他健身APP的最大差异是,其主导吸引用户的原则是教程内容的权威性和专业度,用户所使用的健身教程都是“全国健身先生冠军”或“全国健身小姐季军”编制和拍摄的,这些人实属最懂健身的人。 APP的基础逻辑是从教程内容的专业度来保证用户减肥塑形的有效性。我们平时办了健身卡而一年也只会去两三次,最大的原因就是不懂得科学健身,锻炼无效而很快放弃。健身的有效性是能够坚持下去的最根本的原因,也是用户最核心的诉求。运动家APP的每套课程都设置了有氧操和力量训练的结合,分男女,分级别,适应不同运动基础和运动目标的人群,有详细的量化机制,注明了练习的持续时间和能够达到的效果,至今没有任何一家APP敢对自己的课程的有效性做出保证,而运动家APP的自信也许来自于其编制和拍摄课程的教练的高度专业性和权威性。 “内容为王”是这款APP的核心思路,也许运动家APP的野心并不仅仅在于手机移动端,随着小米和乐视等智能电视的普及,很有可能其在围绕“客厅”这个使用场景来布局“客厅经济”,把客厅变成健身房,降低用户健身的时间和金钱成本,让女性用户产生高度黏性,从而成为女性客厅经济的入口。这种战略,和各大智能电视厂商产生了高度契合,未来很有可能是小米和乐视战略投资的对象。 |
上一篇:太胖别做这些运动
下一篇:羽毛球运动的特点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