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过了七大姑八大姨的亲情“轰炸”、战胜了“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高铁抢票、拉着恨不得装下整个家乡的行李,终于,翠花、鸭蛋、二狗们要回到工作岗位了。 在干(wu)劲(xin)满(gong)满(zuo)的开工之前,少不了和一周未见的同事们聊点八卦!一般来说,话题主要包括: 摸清动向型:春节假期去哪玩了?回家待几天啊?路上怎么来的? 社交分享型:我二姑她表舅的邻居的外甥女回老家开了个咖啡厅! 增肥成果展示型:回家怕不是胖了20斤!明天开始一起减肥! 土特产分发型:尝尝这个!我从家带的!我从小吃! 如果你已经开工,但还没说到上面任何一个话题,那么,算我输! 但是! 上面那些话题! 真的一个能打的都没有! 要说开工尬聊,也是充满职场艺术的一种社交手段~如何让自己在一次尬聊中掌握主动权,在领导同事面前展现风趣不失内涵的表达,最关键的就是选择一个新颖独特高大上的话题! 这有一个现成的话题供你选择——过年期间刷爆朋友圈、科技与文化并存的“智能春联”! 在2018戊戌狗年到来前,百度上线“智能春联”功能,用户只要打开百度app搜索“智能春联”就能获得根据关键词定制的“神奇春联”。 基于百度的人工智能技术,这个“智能春联”可谓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星座、热词都难不倒它,还在央视春晚前的“黄金时段”《一年又一年》上带来来自人工智能的祝福,“年丰德茂福盛,家旺国兴人和”春联一出,引起主持人小姐姐的疯狂点赞,人工智能棒棒哒~ 吸猫、养蛙、佛系,只有你想不到的关键词,没有它做不出的春联对子。好看的春联千篇一律,定制的内容万里挑一! 既能诚意拜年又能为尬聊制造话题的“智能春联”,上线后好评如潮。春节期间,智能春联的参与人次超过900万。一起来看看“智能春联”拜年大数据吧~ 最爱说的新年贺词:“新年快乐” 在智能春联后台收到的众多拜年词中,“新年快乐”位居榜首,“春天”、“幸福安康”位列其后。这些拜年词,在人工智能的“创作”下,以春联的形式,送出了祝福。让新年贺词更新颖,也更具诚意~ 狗年“神兽”不是狗,巧嘴鹦鹉抢风头。小猫小狗是现实生活中最受欢迎的“主子”,吸猫、撸狗已经成为理想生活的“标配”,但在“智能春联”的后台,最受欢迎的动物类关键词却是鹦鹉,以“鹦鹉”为题创作春联的请求占据了动物类请求的半壁江山。看到这个结果,不知英短、柴犬、二哈们怎么想。 红包上超“小气”的广东人更爱“智能春联”。截至目前,广东地区参与“智能春联” 的朋友们浏览了超过86W次,人口大省山东、河南分列亚、季军。“智能春联”这一祝福方式新颖又便捷,用技术与文化传承相结合,展现别样民俗之美~ 人工智能“入侵”广场舞队,“智能春联”赢得60后阿姨青睐。参与“智能春联”送祝福的人群中,女性人数多于男性,60后的叔叔阿姨们,更是以两倍优势力压90后。看来年后广场舞休息时间的话题肯定离不开“智能春联”了~ “智能春联”拥有这种令人折服的才华主要是因为其背后依托于强大的百度人工智能技术,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自学成才”。“智能春联”系统学习了大量的传统春联,学会对仗、选词、意境等创作春联的技巧,然后通过一系列强大的AI技术,将任意关键词“变成”独一无二的专属春联。 小年夜当晚,在中央电视台网络春节联欢晚会上,百度小度机器人也通过“智能春联”系统为全球观众秀了一波操作,和主持人对起了飞花令。 技术创新,文化传承,两者看似无关,却在“智能春联”上获得融合演绎。 这波话题够不够别致!别再继续开工尬聊,换点新话题吧~ 还没看够?那就看再看看“智能春联”用户数据集锦吧: (责编: 央卓)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