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中医养生 > 中医药产业如何由大变强

中医药产业如何由大变强

时间:2018-02-27 15:44  来源:  阅读次数: 复制分享 我要评论

中医药产业如何由大变强

  “德阳中药材产业虽然实现较快增长,但较国内同行业发达地区,仍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在近日召开的政协第八届德阳市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上,一个关于加快德阳市中药材产业发展的建议,引发了热议。
  德阳具有得天独厚的中药材生长自然环境,该市中药材种植总面积达14.2万亩,拥有中药生产企业20余户。2017年,德阳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医药行业实现产值107.99亿元,同比增长21.3%,利润总额8.0亿元。但技术支撑不足、产品质量不高等问题正制约着德阳中药材产业发展。
  中药材产业如何从“大”变“强”,成为会上的讨论热点。□本报记者雷倢

布局 各县市错位发展  “结合各县市区的情况,德阳对医药产业进行空间布局,错位发展。”《德阳市医药产业发展规划》起草人之一李磊认为,广汉紧邻中欧班列(蓉欧快铁)起点站。“在发展定位上,广汉将注重简化报关手续,打造全国医药产品出口贸易基地,建设医药产业综合集聚区,重点发展生物医药、医药物流和医药电子商务产业。”
  绵竹、什邡沿山地区的鱼腥草、杜仲、黄连、川芎等中药材种植已初具规模。以什邡为例,目前,该市隐峰镇川芎种植面积达2.2万亩,占全镇总种植面积的65%以上。
  考虑到当地实际情况,绵竹、什邡建设承接科技成果孵化、产业化规模生产的中医药集中发展区。
  目前,隐峰镇鑫和川芎专业合作社正与四川大学华西药学院、成都中医药大学合作,提取川芎精油。据介绍,研发工作已基本完成,待精油推到市场上,其经济价值又将再上一个台阶。而隐峰镇的川芎产业也将走上一条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发展道路。
  此外,根据产业基础和资源优势,德阳不仅在德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绵竹江苏工业园、什邡经济开发区打造3个百亿级医药产业园区,还在旌阳、中江、罗江、德阳经开区建设医药特色产业区。

延伸 打造中药产业链  建设中药产业链也屡屡被提及。不久前德阳出台的《德阳市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2017-2020年)》提出,到2020年,构建集中医养生、医疗、康复、养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新理念和新模式,中医药健康服务技术手段不断创新;一批有品牌、有实力的中医药健康服务知名企业(机构)实现规模化发展。
  同时,德阳还将构建以中医药科技创新为引领,以中医药服务贸易为平台,以川产中药材、优势资源和中成药大品种为龙头,以中药材种植、中药饮片、中医药文化产品和中医康养旅游等为基础的中医药健康服务产业体系,到2020年,形成一批具有竞争力的中医药产品、服务品牌和企业。
  中医药与文化、运动健身和健康旅游等产业的融合发展也是全产业链的一环。
  据介绍,下一步,德阳将打造一批中医药文化主题酒店、主题公园以及地方特色中医药文化产业等项目,全力打造“德阳产道地中药”品牌,推动丹参、厚朴、黄连等德阳优势中药材的全产业链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