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念变化,市民愿为锻炼“埋单” 2月22日,春节假期后的第一个工作日。黄山市健身爱好者胡卫国来到常去的健身房,成为节后第一个“报到”的会员,结束了过年期间的大吃大喝,热情高涨的小胡很快投入了新一年的锻炼中。晚上7点,这家位于黄山市中心城区核心地段的健身房内灯火通明,十几台跑步机同时运作,动感单车教室内不时传出铿锵有力的呐喊;杠铃操房里,几十位会员也在教练员的指导下挥汗如雨;一些等不到使用器械的会员则在伸展热身。粗略一数,此刻健身人数达50余人。 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开始重视身体的健康,健身运动越来越受欢迎。据了解,黄山市去年主城区新增4家场馆,目前约有15家健身房,健身正成为时下流行的休闲方式。无论是年轻的上班族还是退休的老年人,都积极参与其中。 程薇玲在黄山某事业单位上班,是店里常客。 “健身既可以锻炼身体,又可以排解压力。我平时工作忙,长时间坐办公室,来运动运动很有必要。”小程告诉记者,自己每天健身时间约为1小时,以跑步、瑜伽等有氧运动为主,为身体健康而消费,这钱花得值。 严君是健身圈里俗称的“老鸟”,人高马大、肌肉发达的他,根本看不出来年近60。 “我健身有十多年了,退休以后基本上天天来健身房。 ”健身早已成为老严的习惯,几天不练就难受,一天少说要锻炼3个小时。 该健身房会籍顾问小吴透露,这几年年均新增客户约100人。该健身房现有两家分店,会员总数超4000人。小吴向记者介绍:“健身房多是会员制,我们店办理会员年卡为1900元,也有半年卡、季度卡、月卡,不定期还会推出让利优惠活动。一年如果健身次数很多的话,会费算下来其实很划算。”从花钱买健康到花钱健体魄,全民健身的观念正深入人心。 私教辅导,速成训练“水很深” 2月22日下午,黄山市民杨旭在某健身会所私人教练阿鹏的指导下开始了训练。他已经上了4节课,现在正在教练的指导下学习如何使用划船机,锻炼背部肌肉。 “健身器材使用不当,容易导致肌肉或韧带的损伤,以前没来过健身房,教练指导上手快,效果也更好。 ”一节私教课课时费200元,一套教程下来,杨旭至少花费2500元,不过他认为物有所值。 一个优秀私人健身教练能够为会员量身定制合适的健身计划并督促执行,指导正确的器械使用方法和健身姿势,并在营养搭配、伤病预防及恢复等方面提出建议。有数据显示,近年来,在我国20岁及以上参加体育锻炼的人群中,接受过专业教练等指导的只占15%左右,5%的人参照资料锻炼,完全没有接受过指导的人接近一半。 阿鹏毕业于安庆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拥有社会体育指导员证书,有5年从业经验。他告诉记者,在健身房锻炼看似简单,实际容易出现问题:有的人对稍显复杂的力量训练设施不敢上手;照搬他人方法往往事倍功半;还有人由于动作不规范、运动过度等原因造成伤病,得不偿失。因此市场上绝大多数健身场馆都配备私人健身教练,私教市场潜力巨大。 但巨大的市场需求随之带来了良莠不齐的局面,也使部分消费者对私人健身教练行业产生了信任危机。严君告诉记者,他从未请过私教,全凭自己摸索,“私教费用高,训练强度也一般。恕我直言,有的教练水平还不如我。 ”胡卫国也认为,某些私教以牟利为主,水分很大:“训练方法简单,态度马虎,故意拖长教程‘骗’学员的钱。 ”另外,现在高额的私教费也遭到很多诟病,在黄山市新开的健身房中,主打私教项目的健身费用从2000元至6000元不等,价格不菲。 私人健身教练员流动性大也为消费者带来麻烦。阿鹏告诉记者,“我的薪资结构是底薪加提成,招收学员带来的提成是收入的主要来源。”节后不少同事都打算跳槽,同一家店里的教练员之间竞争十分激烈,招不到学员挣得少就容易跳槽,但跳槽之后,原先就职的健身房的授课学员后续训练就会中断。 据业内人士介绍,目前健身行业资格认证尚未形成规范,健身教练资格证书有很多种,既有国家体育总局、健美协会颁发的,也有国外协会或机构颁发的。有的经一周培训即发证,有的干脆交钱就发证。“一些私教充其量只能巡场。还有的就是体育专业在读学生,很多基本概念都没弄清就去指导别人。 ”阿鹏坦言,私教市场的水“很深”,亟待规范与净化。 拓展“二次消费”,助力健身房良性发展 2016年年初,一家知名健身房黄山分店突然停业,该店消费者纷纷担心自己会员卡里剩余的钱是否还拿得回来,曾引起不小动静,虽然在有关部门的协助下,后续进行了妥当处理,但该店会员戴女士回忆起此事仍心有余悸:“一家器材好、场地大、知名度高的健身房,说不开就不开了,要不是大家众志成城,加上工商等部门出面,剩余卡费可能就拿不到了!”戴女士从此不再在任何一家健身会所充值,因为“信不过,怕再出乱子”。 “健身卡一般都是预付卡,一经办理概不退款,因此不少健身会所大力发展新会员,挣入会费,甚至相互之间‘挖墙脚’。据我了解,黄山市区里坚持来健身房锻炼的人最多不超过2000人,市场规模有限。 ”戴女士认为,不断有健身场馆问世,但坚持锻炼的人数有限,容易出现“僧多粥少”的恶性竞争局面,甚至损害消费者的利益。 为了吸引会员,黄山市不少健身房不时推出年卡 “买一赠一”“返减”“以老带新享折扣”等酬宾活动。虽然大打“价格战”能在短期内为商家积攒人气、立足市场,但长期违背市场规律、入不敷出的话,面对水涨船高的场地租金、水电、人工等成本,经营容易出现问题。 黄山市健美健身协会副会长田军认为,健身房不能仅以吸引会员卡费作为盈利方式,拓展“二次消费”正成为业界共识。“假定一张会员年卡为2000元,一个会员天天来锻炼,平均每天花费才5元多,健身房无利可图。但在大城市,不少健身房提供餐饮、唱歌等服务,会员还可以按摩放松、开房休息,这些‘二次消费’将形成可持续的盈利点,促进健身房行业的良性发展。 ” 全民健身被视为激活体育消费的 “金钥匙”,国务院印发的《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年)》中首次提出“实施全民健身计划是国家的重要发展战略”。而我国体育产业总规模占GDP的比重不仅落后于发达国家,体育消费也仍以运动服装、器材等实物消费为主,参与型消费偏少,全年人均消费仅为150美元,差距背后是巨大的潜力空间。 作为体育消费中的重要实体,健身房在茁壮发展的同时,也要积极规避随之而来的问题。相关人士建议,主管部门应制定市场主体准入机制,规范健身场馆硬软件标准,尽早确立从业人员资格认证标准并推广持证上岗制度;切实维护消费者权益,可采取事先征收“保证金”等措施,预防场馆关停等突发问题。记者 殷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