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四季养生 > 夏季养生 > 夏季养生“心为先”

夏季养生“心为先”

时间:2018-02-26 12:14  来源:  阅读次数: 复制分享 我要评论

主办单位:法制晚报社、北京同仁堂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特别感谢:东直门街道老年关爱中心

东直门街道居家养老服务一条街,位于东城区东中街铜厂子胡同,由“零距离”服务站、老年关爱中心、居家养老服务网点、宣传长廊四部分组成。

它是东直门街道工委、办事处为贯彻落实北京市居家养老(助残)“九养”政策和区“双百”工程,推进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由东直门街道办事处出资兴建的,于2010年6月29日投入使用。

“零距离”服务站内容包括:开展社区教育、社区文体和社区培训服务;开展居家养老服务等。

合作电话:52165081

在中医理论中,人和自然界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自然界的四季消长变化和人体的五脏功能活动相互关联对应。心对应“夏”,也就是说在夏季,人体心脏机能处于旺盛时期,人在夏季,情志、起居、饮食都要注重“心脏养护”。

7月6日,法晚健康大讲堂联合东直门街道老年关爱中心,邀请北京同仁堂科技公司的资深专家现场授课,为大家讲解夏季的季节特点和中医健康的祛暑方法,以及该如何平心静气地度过夏天。

活动开始前半小时,已经有附近居民和法晚的忠实读者在签到处前排队签到。听众以中老年人为主,还有部分长期跟随法晚健康大讲堂的忠实听众,其中一位李女士说,她长期参加法晚的活动,非常喜欢健康讲堂,每次听后都有很大收获,也更注意自身健康了。

文/姚瑶 图/郭谦

夏季养生重在养心

炎炎夏日,是心脑血管病人发病的高峰期。夏季心脏病更容易发作是因为夏天天气热,出汗多,血黏度升高易形成血栓。而且由于天气闷热,一些心脏病患者容易急躁、激动、情绪不稳定,引起血压波动,不仅会使血压进一步升高,还会发生心律失常、心功能衰竭、心肌梗塞的危险。

另外,夏夜天气燥热,昼长夜短,睡眠质量大打折扣,缺乏休息的心脑血管患者就更容易发病。

所以,专家提醒:夏天,老病号应注意保养,做好精神养生,制怒平和。“心静自然凉”的“静”即为清净安宁,可以引申为心无杂念,安闲清净。

在炎热的夏季更应做到内无所忧,外无所扰。保持这种状态时,人体的五脏气血才能正常运转,达到阴阳平衡,以达到“正气充足,邪不可干”的境界。

“清”字贯穿炎夏调养

夏季养生,首先是内心“清静”。盛夏酷暑炎热,人体容易闷热不安和困倦烦躁。所以首先要使自己的思想平静下来、神清气爽,切忌火暴脾气,避免因燥生热,要防止心火内生。心静自然凉,这样人体才不容易“上火”,头脑才清醒。

其次是注意“清补”。中医认为,“脾主长夏”、“暑必加湿”,脾虚者夏季养生,宜坚持益气滋阴、健脾养胃、清暑化湿的清补原则,采取饮食调养的科学方法,选用香甜可口、易于消化、补而不腻的食品,菜肴要做得清淡爽口。调补脾胃,可食用山药大米粥。平时多吃蔬菜、水果及粗粮,可增加纤维素、维生素C和维生素B族的供给,能起到预防动脉硬化的作用。

第三,饮食“清洁”。夏天食物容易变质,蚊虫较多也容易传播疾病,因此保持饮食清洁相当重要。需要改变饮食不洁、饮食偏嗜的不良习惯,一切都应以适量为宜、以清淡芳香为主。

第四,积极“清热”。大暑天气酷热,出汗较多,容易耗气伤阴,身体很容易上火,应该及时补水,注意清热去火,可以适量吃点苦味食品。绿豆粥和玉米也是不错的消暑佳品。

【家庭小药箱】

复方丹参片

【功能主治】 活血化瘀,理气止痛。用于气滞血瘀所致的胸痹,症见胸闷、心前区刺痛;冠心病心绞痛见上述证候者。

【临床应用】 多用于气滞血瘀型冠心病、心绞痛;预防脑梗、脑血管病变、周围血管病如血栓性静脉炎、下肢静脉血栓、动脉硬化闭塞症等;瘀血性头痛(血管痉挛性)、扭挫伤等凡属瘀血性疾病。

活血通脉片

【功能主治】 活血通脉,强心镇痛。用于冠状动脉硬化引起的心绞痛,胸闷气短,心气不足,瘀血作痛。

【临床应用】用于气滞血瘀引起的胸痹心痛,中风后遗症,半身不遂,手足麻木等,如冠心病、心绞痛、脑血栓形成、恢复期等凡属瘀血痹阻证者。

生脉饮(人参方、党参方)

【功能主治】益气,养阴生津。用于气阴两亏,心悸气短,自汗。

【临床应用】近年来临床用于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休克、慢性心力衰竭、心源性哮喘、心肌病、病毒性心肌炎、肺心病、克山病、 心绞痛、老年呆病等心血管疾病均有不同疗效。

也常用于亚健康属气阴两虚证者。

夏季养生“心为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