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养生人群 > 儿童 > 为全省妇女儿童健康保驾护航

为全省妇女儿童健康保驾护航

时间:2018-02-05 14:18  来源:  阅读次数: 复制分享 我要评论

为全省妇女儿童健康保驾护航



本报讯 我省高度重视妇幼健康工作,近五年来,坚持临床诊疗和公共卫生服务相结合,认真贯彻落实“一法两纲两规划”,着力提升服务能力。特别是面对全面两孩政策实施出生人口激增的严峻形势,指导各级提前着手、科学谋划、积极应对,切实保障母婴安全,妇幼健康各项工作取得积极进展。2017年,全省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为10.21/10万、4.12‰和5.16‰,比2013年分别降低39.12%、25.63%、27.02%。省卫生计生委妇幼处被国务院妇儿工委表彰为全国实施妇女儿童发展纲要先进集体,被全国妇联授予“全国巾帼文明岗”。优化支撑,妇幼健康服务体系建设稳步推进
我省夯实妇幼工作硬件基础,积极对接国家妇幼健康保障工程,会同省发改委编制项目储备库,共申报了80多个建设项目,规划总投资61亿元,总建筑面积147万㎡。各级财政加大投入改善全省医疗机构产儿科条件。按照国家下发的新标准,正式启动新一轮妇幼保健机构等级评审,以此为契机,推动各级妇幼保健机构进一步加强内涵建设、优化部门设置,持续改进管理和服务水平。全省妇幼机构积极投身医改,落实各项医改政策,采用组建医联体、远程医疗和对口支援等方式,加快促进工作重心和资源配置双下沉,成立省妇幼保健院集团、齐鲁儿童医疗集团、半岛妇女儿童医学联盟、潍坊市妇幼保健集团等医联体,建立完善双向转诊机制,实现了基层机构服务能力的有效提升。
全省有13个市级机构、136个县级机构和1632个乡级机构完成了资源整合,分别占全部机构数的76.47%、99.27%和96.4%,稳定了人员队伍,推动了工作融合发展,实现了“1+1>2”的效果。发挥示范引领。认真开展妇幼健康优质服务示范县(市、区)和儿童早期发展示范基地创建活动。2014年以来,共创建18个国家级、23个省级妇幼健康优质服务示范县(市、区),3个国家级、35个省级儿童早期发展示范基地。
把握关键,积极应对生育政策调整
据了解,我省妇幼工作中着力构建救治网络。建立健全省、市、县危急重症孕产妇和新生儿救治网络,建立危急重症孕产妇救治中心182家、新生儿救治中心177家。2017年启动实施全省县级新生儿重症监护能力提升项目,省级财政拨付1000万,对首批49个项目县(市、区)进行补助,切实提升基层救治能力。
专案管理方面,印发《山东省卫生计生委关于加强母婴安全保障工作的通知》,明确各级助产机构管理职责,按照风险程度对孕产妇进行分级标识、分类救治。建立孕产妇死亡个案报送和死亡病例评审制度,将死亡评审纳入省人口与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推动核心指标稳中有降。将全省助产机构产科质量安全专项检查活动作为年度重点工作,逐级开展检查督导。省级专门组织专家组,由委机关相关处室主要负责同志带队,对全部省级助产机构和部分市级重点助产机构进行检查,推动产科质量安全管理工作持续改进。
据悉,在每年组织孕产妇救治师资培训中,采取逐级培训的方式,实现人员全覆盖。联合省总工会、妇联
等组织开展妇女保健、儿童保
健、围产保健、计生技术服
务和新生儿窒息复苏、
危急重症孕产妇救治、
生育全程服务等技能竞
赛,每年一个主题,强
化岗位练兵,有效提升
各级实操能力。
将出生缺陷综合防治工作纳入省人口与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和省经济社会发展考核,科学做好三级预防工作。
其中一级预防全覆盖。指导各级加强出生缺陷综合防治科普宣传,提高群众优生优育知识知晓率的基础上,扎实推进婚前医学检查和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工作。2017年,全省婚前医学检查率较2013年提高了18%。全省农村妇女免费服用叶酸累计达530.46万人,为661.05万人提供了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服务。截至2017年11月,累计开展艾滋病初筛272.87万人。
二级预防也取得突破。2017年,全省产前筛查率较2013年提高了52.9%。联合省财政厅启动免费产前血清学筛查项目,为城乡孕产妇提供唐氏综合征、爱德华综合征和开放性神经管畸形免费产前血清学筛查服务,填补了我省出生缺陷综合防治二级预防无免费项目的空白。
三级预防方面,全省累计筛查新生儿471.5万余例,筛查率达95%以上,确诊患儿近4800余例。大力实施0-6岁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救助,2016年完成1133名听障儿童人工耳蜗植入手术,保障了患儿早诊早治、降低致残率。启动“童心圆梦”和“微笑山东”健康扶贫公益活动,分批次对省内建档立卡贫困先天性心脏病和唇腭裂儿童进行免费救治。同时,全省各地从实际出发,纷纷出台惠民政策。如免费开展听力筛查,对产前筛查高风险和临界风险孕产妇实行免费基因检测或产前诊断,推动工作提档升级。
切实做好妇女保健和儿童保健各项工作
我省大幅提升妇幼服务均等化水平。与基本公共项目实施紧密结合,免费提供基本孕产妇和儿童保健服务。全省孕产妇系统管理率、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保持在90%以上。在各级医疗机构深入开展儿童健康查体和保健服务,不断提高儿童健康水平。深入实施重大公共卫生妇幼项目,补助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627.37万人,农村住院分娩率均达100%。国家和省项目点累计完成农村妇女乳腺癌检查44.68万人、宫颈癌检查301.55万人,均超额完成目标任务。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干预率达99%。
在此基础上,不断加大监管力度。制定印发全省人类辅助生殖技术和人类精子库设置规划,规范开展技术准入审批,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截至2017年底,全省共有人类辅助生殖技术机构28家、人类精子库1家、产前诊断机构34家。联合省公安厅出台《山东省出生医学证明管理办法(试行)》,组织开展出生医学证明专项督查活动,进一步规范出生医学证明管理,方便群众办证。

依托省人口健康资源综合平台,组织研发全省妇幼健康管理系统,围绕妇女儿童健康服务需求,完成信息系统架构、业务边界、共享原则等总体设计,并在淄博市和滨州市无棣县开展了先行试点工作,为下步全省范围内使用奠定基础。结合生育政策的调整,积极开展为符合条件的育龄夫妇提供再生育咨询及相关服务。全省免费计生技术服务覆盖率达100%。深入推进“互联网+药具服务”工作模式,截至2016年底,全省免费药具发放服务点81614个,自助发放机1239个,基本保证全省330万已婚育龄群众享有国家免费药具的优质服务。
(本报记者 王小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