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从立春开始,我们将迎来新一轮的节气更始。 时至立春,白天明显变长,温度逐步上升,处于一年中的转折点。 立春习俗 俗话说:立春晴,一春晴;立春不晴,还要冷一月。立春下雨,下一春。 立春养生:晚睡早起 忌酸辣 >>生活起居: 要夜卧早起,可比冬天睡得稍晚点,但早上要早起了。 外出不宜马上减去棉服,最宜下厚上薄,腿和双脚要穿厚,上身可适当穿的薄一些。 此外,头、肩、背、肘等易受风寒的部位,也要注意保暖。 >>饮食: 忌辣、忌酸、加些甜、嚼点香。 少吃麻辣的火锅、羊肉、烧烤,可适当食用香葱、香菜、花生这些很香的食物,可以促进阳气生发。 >>养生: 春气通于肝气,所以春季养肝护阳正当时。 养肝可以常伸懒腰,多吃小米、青苹果、海带、蘑菇、牛奶、绿色食物等养肝护肝的食物。 >>情志: 切忌忧思恼怒,要做到心胸开阔、乐观向上,保持愉悦的心境。 >>运动: 避免过度耗损,要采纳自然之气以养阳,宜舒展形体,克服倦懒思眠,多参加室外活动,如太极拳、八段锦、慢跑等。 立春养生:伸懒腰 养阳护肝 护肝除了远离烟酒,注意饮食,最简单的方法是伸懒腰,这是人体自我保健,特别是对肝脏保健的一种条件反射。 因为伸腰展腹,需要全身肌肉用力,并配以深呼吸,有吐故纳新、行气活血、通畅经络关节的作用,可以激发肝脏机能,使肝脏得到“锻炼”。 动作要领:伸展时,要尽量吸气;放松时,全身肌肉松弛,尽量呼气,效果会更好。 老年人经常做这一动作,可增加肌肉、韧带弹性,延缓衰老。 立春养生:梳头 防脑中风 活气血 风,是天地之气,以春季最常见,是春天的主气。 《黄帝内经》说:“风者,百病之长也。”在中医六淫病邪中,风是致病的首要因素。 春天阳气生发,皮肤的毛孔逐渐张开,肌肤腠理变得疏松,人体内的正气抵御外部袭击的能力变弱,风邪容易“钻空子”。 此时宜梳头,将风邪“拒之门外”。 人头顶的"百会穴"联通身体的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常梳头通可以疏通气血,起到滋养和坚固头发、健脑聪耳、散风明目、防治头痛作用。 早在隋朝,名医巢元方就明确指出,梳头有通畅血脉,祛风散湿,使发不白的作用。 立春饮食:清火锦囊 调和阴阳 中医认为,二月是冬、春气候的过渡期,和自然界一样,体内阳气随着春暖开始苏醒,渐成主角。 如遇到外界气温骤升、阳气大盛,体内外阳气交织,易导致身体积热,“火”气旺,所以饮食上宜随时清火,调和阴阳。 “上火”的症状 清火锦囊 >>嗓音干哑:饮淡盐水、橘皮糖茶。 >>咽喉肿痛:嫩丝瓜捣烂挤汁,含漱;醋加等量水漱口可减轻疼痛。 >>有口气:藿香15克洗净,水煎5分钟,弃渣取汁,再将粳米50克煮成粥后,加入藿香汁食用;将藿香换成薄荷煮粥,也可防治口气。 >>咳痰:桑树皮10克,甘草、竹叶各5克,洗净,加水煎服,可治清晨多痰;生姜1块切碎,鸡蛋1个,香油少许,像煎荷包蛋一样,把姜和蛋用香油煎熟,趁热吃下,每日2次。 >>口干舌燥:百合、杏仁和粳米同煮,到粥成时,加入梨丁、枇杷丁,拌少许蜂蜜服用。 >>脸上长痘:芹菜、西红柿、雪梨、柠檬洗净后榨汁饮用,每日1次;红萝卜、芹菜、洋葱榨汁,都有清热、解毒、祛火的作用。 立春艾灸 升发阳气 增强免疫力 艾灸督脉:大椎、命门、肺俞、肝俞; 艾灸任脉:关元、神阙、中脘、太冲 |
上一篇:足疗养生保健讲座·都市快报
下一篇:九大古代皇室养生秘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