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开国皇帝刘秀的皇后——阴丽华是古人娶妻的最高标准,古语“做官当做执金吾,娶妻当娶阴丽华”,可见阴丽华是典型美女加贤妻的代表人物,她和亡国张丽华形成鲜明对比。那么阴丽华到底是怎样一个女子呢? 阴丽华(公元5年—公元64年3月1日),女,南阳郡新野县(今属河南)人,春秋时期名相管仲后裔,宣思哀侯陆之女,东汉光武帝刘秀(公元前5年—公元57年3月29日)原配、第二任皇后,汉明帝刘庄(原名刘阳)生母,在历史上以美貌、贤良著称。 当刘秀还是一个尚未发迹的没落皇族之时,就十分仰慕阴家小姐阴丽华的美貌,名言“做官当做执金吾,娶妻当娶阴丽华”便出自他口中。新莽末年天下大乱,刘秀亦于家乡起兵。昆阳之战后,刘秀于宛城(今河南南阳)迎娶阴丽华为妻。东汉建立后,阴丽华受封为贵人。建武十七年(41)前皇后郭圣通被废,刘秀封阴丽华为皇后,共在位24年。永平七年(64)正月二十日阴丽华崩逝,享年60岁,谥号“光烈”。二月初八与刘秀合葬于原陵。 据《后汉书》记载,阴丽华“恭谨俭约,不好赏玩珍品,不喜欢嬉笑戏谑。生性仁爱孝顺,怜悯慈爱”。确实是一个既秀外又慧中、母仪天下、人所共瞻的好女子啊! 当初,阴丽华出生在中原之地南阳,家族显赫。阴家先世是辅佐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管仲一脉,传到第7代管修,以医术名世,从齐国迁居楚国,为阴国大夫,便以“阴”为姓。秦汉之际,阴氏子孙又来到南阳新野。南阳当时还有一位著名人物,即后来的汉光武帝刘秀,他是汉高祖九世孙、长沙定王后裔,9岁而孤,寄养在叔父刘良家里。他有两个哥哥,长兄刘縯、次兄刘仲,皆气度恢宏,轻财仗义。刘秀更是生得一表人才,“身长七尺三寸,美须眉,大口,隆准,日角”,待人接物慷慨磊落,行事更是睿智勇毅。 刘秀姐夫邓晨与阴氏有亲缘关系,故他自幼即钟情于阴丽华,少年时期就立下一个心愿——娶妻当娶阴丽华。这一志愿在当时看来只是不着边际的空想,因为当时西汉已历12帝,总计213年,帝裔子孙众多,不可能—一照顾周全,更何况后来王莽篡位称尊,刘氏子孙更受到无情摧残,刘秀一家早已失去贵族身份。在乡里的财势与声望上,刘家似乎还比不上阴家。刘秀虽然熟知阴丽华貌美,但真正能把她娶过来作为自己的妻子,那还是一件十分渺茫的事,当时只是心里想想而已。 刘秀当时还有一个志愿。一天,身为太学生的他在长安市上看到执金吾(相当于现在的首都卫戍司令兼公安局长)出巡,前呼后拥,车骑很盛,于是发出“仕宦当作执金吾”的感慨。刘秀当时在政治上最大的追求也就如此而已。想不到时势造英雄,后来他竟成了中兴汉室的光武帝。 倘若美慧秀丽的阴丽华七早八早地就嫁给了刘秀,而且刘秀又能在王莽政权中谋得一官半职,在如花美眷的拖累下,或踌躇满志的状况下,他也许就此安于现实,不再有拼命谋求发展的斗志与浩气了。无奈多少士族少年向阴家求亲,都尝到婉转拒绝的滋味,刘秀更是不敢贸然有所行动。再说想要在王莽新朝获得立足之地,更是谈何容易!为了完成他的两个心愿,时势迫使刘秀不得不离开本地另谋发展。 王莽篡建新以后,推行了一连串雷厉风行的强硬措施:恢复井田制度,设置六关、五均、赊贷等经济制度,改革币制,复古建制,变更官制。因为准备不周,食古不化,执行操切,政令芜繁,造成经济萧条,民生凋敝,荒旱连年,盗贼蜂起的局面。当时,樊祟起兵山东,把眉毛涂成红色,号称“赤眉军”;王匡起兵湖北,号称“新市兵”;王常起兵江陵,号称“下江兵”;陈牧起兵荆襄,号称“平林兵”;刘秀也从长安回到故乡,号召家乡子弟兵起而抗暴,号称“春陵兵”。 后来,刘秀和他哥哥刘縯领导的春陵兵与王匡、王常等人的部队合在一起,号称绿林军;为顺应人心思汉的潮流,他们推立汉朝宗室刘玄为更始皇帝,以“反莽覆汉”为号召,改元更始,一路攻略,中原地区尽皆归夏。在消灭王莽的过程中,刘秀的功劳最大,公元二十三年,绿林军几千人被王莽主力42万人包围在昆阳城中,是刘秀率18人突围,带回3万多援军,以少胜多,把王莽军队打得落花流水。从此,绿林军乘胜前进,推翻王莽的统治,进占长安。 就在此时,随刘秀作战的阴氏兄弟,说服家人,把妹子阴丽华嫁给了刘秀。也正因为两人的结合,刘秀这才逃过了更始皇帝诛杀功臣的一劫。此时刘秀已经29岁,阴丽华19岁。而刘秀得偿心愿,自然心花怒放。 更始皇帝先是悍然杀戮了刘秀的哥哥刘縯,刘秀表面还只能强颜欢笑,要哭也只是晚上偷偷地哭。阴丽华劝慰丈夫:“更始皇帝气局狭小,小具规模便沉迷酒色。为求自保,不如向河北发展,也好相机独树一帜。”阴丽华的话给刘秀指明了一条正确的道路。一切计划妥当,19岁的新娘回到母家暂住,刘秀以有名无实的特使虚衔,带领数百人马渡过黄河,一路抚辑流亡,废除苛政,排除万难,争取民心,赢得了河北诸郡的爱戴和拥护。刘秀就是以此作基础,建立东汉,他的“云台二十八将”也多出在这一带地区。可以说阴丽华不仅使刘秀避祸,而且还使他建立了一个政权,有了自己稳固的根据地。 当时邯郸地方有一个以卜卦为生的术士王郎,乘群雄并起之际,许称是汉成帝儿子刘子舆,自立为王,声势浩大,是刘秀在河北扩展势力的主要障碍。刘秀为了彻底击灭他,却必须借重当地豪强、真定军刘扬的势力,作为权宜之计,不惜答应娶刘扬甥女郭氏(即郭圣通)为妻——看来这完全只是一个“政治联姻”,终于借得精兵10万,击败王郎,廓清河北,势力大增。于是他拒绝了更始皇帝的封号,另树一帜,不久即帝位于部南的千秋亭,以建武为年号,定都洛阳,也就是后来的东汉王朝了。 于是,在册立皇后的问题上就出现了一个问题:是立郭氏为后呢,还是以阴丽华为后?尽管郭氏是刘秀患难相随的红粉知己,尽管在戎马倥偬中郭氏一直追随左右,并已身怀六甲,但依然只得了一个贵人的称号。阴丽华是刘秀的结发妻子,刘秀声言其“雅性宽仁,有母仪之美”,一心一意要把皇后的位置留给她,星夜派侍中傅俊率300人将她迎至洛阳。不料阴丽华却说:“困厄之情不可忘,而况郭贵人已经生子。”坚持不肯接受皇后的册封。光武帝迫不得已,只好立郭氏为后,封阴丽华为贵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