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8日是我国第18个“全国高血压日”,今年的主题是:健康生活方式与健康血压。为此,健康周刊记者采访了我省擅长心脑血管疾病方面的有关专家,谈谈哪些人群是高血压病高危人群?如何预防高血压? “高血压是日常生活中的常见慢性疾病,如果不及时发现并加以控制,将会损害人体动脉和多个重要脏器,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命长度。”解放军第187医院老干科副主任医师胡敏说。 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高血压患者人数持续成倍增长,发病范围也不断扩大,出现了年轻化的趋势,很多年轻人的血压也都明显升高,成为高血压的高危人群之一,究其原因,不良的生活方式和缺乏对自身血压的日常关注是主要因素。 人体血压 随年龄升高而升高 高血压的界定标准是什么呢?哪些人是高血压发病高危人群呢?“ 正常人的血压随内外环境变化在一定范围内波动。一般人体血压会随着年龄的升高而升高,收缩压的变化最为明显。”胡敏说。 长期精神紧张 是高血压症高危因素 胡敏告诉记者,高血压多发于年龄在60岁以上的老年人群,或有高血压家族史的人群中。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长期吸烟、大量饮酒人群、喜欢吃咸吃辣人群、肥胖人群,常吃避孕药人群及长期精神紧张的人群也是高血压症的高危人群。例如长期吸烟饮酒的人,会导致内分泌功能紊乱,血管弹性逐渐减弱,对外界刺激调节的能力下降,导致高血压症。 那么,高危人群如何预防高血压呢?胡敏说,高血压症高危人群大都具有不良的生活习惯,建议上述人群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早日远离高血压的诱发因素。她给出了健康生活方式的三个关键: 一是定期测量血压,多留意体重。绝大多数患者在高血压早期感觉不到任何症状,鉴于目前我国高血压的年轻化趋势,胡敏建议,高危人群定期测量血压,有条件的家庭可自备血压计,没有血压计的家庭可利用单位体检的机会,或是药店免费提供的血压计来测量。 二是改善生活方式。首先,饮食上低脂低盐,清淡为主。不要大吃大喝,不要吃很油腻、太辣、过咸的食物,尤其是尽量少吃腌制的菜肴,将每日盐分摄入量控制在6克以下。其次,不熬夜,学会缓解疲劳。长时间使用电脑的白领人群,精神高度集中,容易造成视疲劳和精神紧张,助推血压波动,建议在电脑前工作半小时,就要站起来走走,可向远处眺望,缓解疲劳,降低高血压风险。第三,加强体育锻炼,特别是肥胖人士。研究显示,体力活动少者发生高血压的危险是体力活动多者的1.52倍,提倡经常性的体力活动,尤其是有氧运动。 三是调整心态,保持心理平衡。如今,社会上各种竞争日趋激烈,人们的工作压力过大,容易造成交感神经兴奋过度,引发肝火过旺、心跳加速。长久以往,血压就会升高。胡敏建议,学会适当放松,不要给自己太大压力,学会调节自己的心态,保持心理平衡,就可以有效避免高血压的产生。 经常测体重指数 体重指数=体重kg(公斤)/身高m(米)的平方 中国成年居民超重与肥胖标准为:体重指数 测量肥胖的另一个方法是测量腰围。正常腰围:女性小于80厘米,男性小于90厘米,如果超标建议及时减肥。 |
下一篇:50岁人群更关注健康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