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中医养生 > 穴位养生 > 点准医改关键“穴位”

点准医改关键“穴位”

时间:2018-02-01 13:28  来源:  阅读次数: 复制分享 我要评论

  “近3年的实践证明,‘双下沉、两提升’这条路走对了。”在近日召开的一次医改经验交流会上,浙江省省委书记夏宝龙说,“通过对城市医院和县级医院合作办医作出制度性安排,引导和鼓励大学生到基层工作,不仅促使城市大医院转变发展方式,也实实在在提升了基层对百姓就医的吸引力。”

在近日召开的一次医改经验交流会上

 

  “双下沉、两提升”指的是医学人才下沉、城市医院下沉,提升县域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提升群众满意率。

  专家表示,“双下沉、两提升”点准的,正是分级诊疗的关键“穴位”。

  抑制大医院横向扩张

  “现有城市公立医院再也不能求大求全,搞规模扩张了,而是要把医疗资源向基层倾斜。”夏宝龙表示,除了破除以药养医、以检查养医,城市医院还需要破除以“大小通吃”来养医。“要把省级大医院的分院建到县里去,要让医学院校毕业生到基层去锻炼,把错配的医疗供给格局扭转过来。”

  2013年,浙江省启动“双下沉、两提升”工作之初,就明确提出要严格控制主城区内省市级医院的不合理扩张,“十二五”期间暂停审批省级医院和部分市级医院在主城区内扩大床位规模的申请。

  浙江省卫生计生委副主任马伟杭表示,抑制大医院在城区内的横向扩张,为推动优质资源的纵向下沉打下了基础。2013年6月,该省在《推进城市优质医疗资源下沉的实施意见》中明确,省、市三甲医院至少要与一家县级医院建立全面托管合作办医模式;到2015年,城市医院下沉办医工作要覆盖所有设区市和三甲医院。

  马伟杭说,该省正酝酿出台升级版政策,在推进“双下沉、两提升”方面将有新动作:要求省级三甲综合和专科医院分别与4家和2家以上县级医院建立全面托管合作办医关系,与若干所县级医院建立重点托管或部分专科托管关系。市级三甲综合医院和专科医院分别与2家和1家以上区域内县级医院建立全面托管合作办医关系。

  其中,对重点托管的分院要重点扶持3个学科以上,专科托管的分院要重点扶持1个学科以上,科室主任均由上级医院的下派医生担任。该省还对新一轮合作协议的人员下派时间作出调整,规定上级医院派到分院全职工作的院领导下派时间不少于两年,重点科室主任不少于一年,医务人员不少于半年。全面托管医院派出的管理和业务人员应在12人以上,重点托管的在8人左右,专科托管的在2人以上。选派人员中,中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人数占比不低于80%。

  让县级医院都找到“婆家”

  浙江省武义县副县长姚美芬告诉记者,推进“双下沉、两提升”的文件正式下发前,该县就听到了“风声”。县长亲自带队到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提出“联姻”请求。“名院是紧俏资源,我们必须利用好政策,主动上门攀亲,争取和顶尖大医院建立紧密型合作关系,让本地百姓从中受益。”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