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伦之乐。 “退下来即生病”是不少老同志都会面临的困局,不过也有人“越活越年轻”。 广东优生优育协会会长冯鎏祥从卫生厅退休已有十年,如今他虽已年逾古稀,却依然精神矍铄,能在乒乓球桌上和年轻人连续对战几个小时,这与他平时有意识的锻炼和养生分不开。冯会长平时喜爱运动,经常打乒乓球,也经常写毛笔字,对王羲之和毛泽东的书法更是热衷研习。对于养生,他自有一套见解:“套用那部热门电影的名字《私人订制》,保健养生也要私人订制,根据自身情况,因时因地因人去制宜”。 乒球能跟年轻人对打数小时 由于生长于南方,冯鎏祥从小就会游泳,并且一直都喜欢运动尤其是对打乒乓球情有独钟。他认为打乒乓球可锻炼人的灵活性,并且又不会像打羽毛球和篮球那样,对肢体损伤较小,较适合老年人。 退休后,冯鎏祥就非常注重锻炼身体。他给自己制定了一个锻炼的计划:星期一、星期三和星期五散步,星期二、星期四和星期六打球。早上和晚上在家的期间,就会通过扭、转等方式来锻炼头部、颈部、各个关节和腰,或者做一做体操。他说,每次到球馆打球,都会和年轻的教练“练一下”,一打就是好几个小时。他自己觉得退休以后,虽然年纪大了,但身体却也变得越来越好了。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不必再为果腹而奔波劳碌,“生活的理想是为了理想的生活”应该成为越来越多人的追求,健康问题不容忽视。就像冯会长所说的:“只有健康是真正属于你自己的私人财产。” 随时随地都能健身 说起自己连续打乒乓球几小时不成问题,冯老认为可能与自幼做农活、爱运动有关系,自那时就打下良好的身体素质基础。 工作以后,由于工作繁忙,无暇顾及身体。尤其是在抗击非典期间,身为当时的广东省卫生厅副厅长,工作压力和工作强度更是前所未有。这期间,由于身心俱疲,在2002年底的单位体检中,被发现患上了高血压,体检报告显示收缩压160mmHg、舒张压110mmHg。他自己也明显感到身体不如从前,经常出现午休不好就会头晕、头疼等症状,并且下午精神状态也不好,容易犯困。但是在那个非常时期,他忙得顾不上自己的身体,直到几个月以后,才想起去医院治疗。 就是这一次患上高血压,让冯鎏祥意识到了健康的重要性,开始增强保健意识。 根据工作忙、持续坐着办公,无法进行系统而有规律锻炼的现实情况,冯老制订了一套随时随地、小范围锻炼的方案。比如有意识地提醒自己,坐办公室时,每隔一个小时,就站起来活动一下筋骨,扭扭脖子,晃晃胳膊或者扭扭腰;在家时,则进行原地跑步的锻炼。这样虽然不如专门去健身房正式,但也能达到一定效果,其实“只要有运动保健的意识,随时随地都能健身。”冯老如是说。 再忙也要冲包麦片当早餐 我们常说“病从口入”,这里的病不仅指饮食不洁而得来的传染病,也说的是不忌口大吃大喝吃出来的慢性病,比如糖尿病、脂肪肝等等。所以在冯老看来,营养是健康的基础,只有保持营养的合理搭配,人体的各项机能才能正常地运转。现代都市人快节奏的生活已经习惯于早餐草草了事,中餐以快餐果腹,晚上则可能忙于应酬,鱼肉和酒水相加,这种饮食习惯自然是不利于健康和养生的。 常言道,一日三餐,早餐要吃好、中餐应吃饱、晚需吃少。可现实中,不少人因为忙碌,别说是早餐吃好,就连吃上早餐都属不易,这样的后果肯定得进医院。所以冯老根据自己情况,选择冲一包牛奶麦片当早餐,既有营养,也方便,虽然吃得不多,也不丰富,但至少不会空腹,几十年如一日地坚持着这样的习惯,无论工作多忙。 在饮食上,冯老说自己从不由于偏好于某一种食物,而不吃或者少吃其他食物,“吃杂吃粗”,这样的饮食结构更为合理。饮食中,他会刻意控制自己少吃甜食,少喝饮料,也不会吃夜宵。平时,他很少喝酒,也不抽烟。但是,他并不是完全反对喝酒,“喝少量的红酒对心血管有好处。” 无病也须早预防 在生活中,我们很重视少年儿童的预防接种,谈到成年人的疾病预防保健,更多是饮食、运动,很少有人想起疫苗的作用。冯鎏祥说,接种疫苗是最有效的科学预防疾病的方法。例如自己,每年都会选择接种流感、肺炎等疫苗。 因为对于老年人来说,自身的免疫力下降,感染病毒的几率比青壮年要高得多,而且感染后的危险程度也比青壮年群体高很多。尤其是在春季,流行性疾病多发,病毒滋生繁殖快。因而,选择预防接种是老年人应对的良方。 冯会长说,预防只是一方面,平时重视体检,对于疾病可以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但如果真的生病了,应该尽早进行治疗,不要拖延。同时,在得知病情后也不可悲观,悲观只会给自己在心理上造成负担,对于健康有百害而无一益。他引用毛泽东的一句话说,对于疾病应在“战略上藐视它,在战术上重视它”。 南方日报记者 李劼 实习生 丁再孪
|
上一篇:舌尖上的养生:谨和五味(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