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养生人群 > 儿童 > 增加课内外身体活动可提高数学阅读技能 首个《儿童青少年身体活

增加课内外身体活动可提高数学阅读技能 首个《儿童青少年身体活

时间:2018-01-31 11:50  来源:  阅读次数: 复制分享 我要评论

  “儿童青少年每日应进行至少累计60分钟的中高强度身体活动,包括每周至少3天的高强度身体活动和增强肌肉力量、骨骼健康的抗阻活动。”1月30日下午,由国家儿童医学中心、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牵头,上海体育学院、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临床指南制作与评价中心共同制作完成的国内首部《中国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指南》正式发布。

  近30年来我国青少年营养和发育水平不断提高,但青少年部分体能素质指标却呈明显下降趋势,其中肥胖、视力不良比例居高不下。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党委书记江帆说,纵观全球多个国家,针对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的指南并不少见,但我国之前尚无儿童身体活动指南。

  “中国版”儿童青少年活动指南主要目标人群为健康的6岁至17岁儿童青少年,在国内首次提出“中国儿童青少年每天身体活动”推荐量。指南充分参考国际28个指南意见后,推荐儿童青少年每天应进行至少累计60分钟的中高强度身体活动,包括每周至少3天的高强度身体活动和增强肌肉力量、骨骼健康的抗阻活动。指南还强调久坐行为问题,专家解释,即使达到每天推荐的60分钟中高强度身体活动量,如每天仍有久坐行为,还是会对健康产生不利影响。指南特别建议,儿童青少年每日屏幕时间应限制在2小时内,减少持续久坐,课间休息应适当活动。

  需要强调的是,许多家长都有“学业功课与身体锻炼难两全”的认知误区,对此,“中国版”儿童青少年活动指南指出,身体活动有益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认知发展和学业成绩提高。根据2014年上海针对17000多名小学生开展的调查显示,中高强度身体活动时间,与儿童心理健康有独立正向相关关系。与每天参加1至2个小时中高强度身体活动的学生相比,活动时间低于1个小时的学生心理问题发生率为前者的1.37倍。综合国际26项研究数据分析显示,增加课内外身体活动,可提高学习成绩,尤其是数学和阅读的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