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养生人群 > 儿童 > 关注留守儿童 让“寒冬”不寒冷

关注留守儿童 让“寒冬”不寒冷

时间:2018-01-27 16:32  来源:  阅读次数: 复制分享 我要评论

  “冰花男孩”照片走红网络,照片中的孩子站在教室中,头发和眉毛已经被风霜沾成雪白。他的一句“上学冷,但辛苦!”感动了万千网友。但在感动之余,我们也发现,坚强的意志背后,是边远地区留守儿童理想的生活与学习环境。在关爱“冰花男孩”的同时,我们更需要思考的是如何给更多留守儿童以关爱。(1月25日 人民网)

 

  留守儿童问题是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农民走入城市,在广大农村也随之产生了一个特殊的未成年人群体——农村留守儿童。留守的少年儿童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他们无法享受到父母在思想认识及价值观念上的引导和帮助,成长中缺少了父母情感上的关心和呵护,要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笔者认为应该在以下几方面入手。

 

  首先,留守儿童的父母,要“种好责任田”。多数农民文化程度不高,他们误以为教育孩子是学校的事,家长只要给钱给物当好“后勤部长”就可以了,至于读书是学校和老师及儿童自己的事情,家长是没有什么责任的。其实,家长应该树立“子不教,父之过”的教育责任观,明确教育子女是自己的应尽之责,即使在外地务工,也要把教育孩子的那份责任承担起来,与学校、社会形成合力,把教育孩子的工作做好。

 

  其次,留守儿童较多的学校,要“管出好庄稼”。针对留守儿童的特点和需要,既要督促留守儿童亲子间保持电话联系,根据孩子的校内外表现,孩子与父母取得联系,每月定期通电话,家长对孩子进行“电话教育”。也要加强学校自身对留守儿童的关心,爱是教育的基石,教育应把爱放在中心位置,时刻关心、爱护、照顾他们。在安全上,时刻提醒;在生活上,尽可能提供帮助;在心理上,细心观察,多方沟通;在学习上,耐心辅导。

 

  最后,政府部门,要“提供好肥料”。由基层政府部门牵头,对各村建立“留守儿童”个人档案。时刻掌握留守儿童是实际情况,整合各方面资源,为留守儿童以及留守儿童的父母和学校提供更优质的服务、更便利的条件,让留守儿童在家生活暖心,让外出务工青年在外工作放心,让学校开展教育事业顺心。

 

  “留守儿童”的问题关系到数千万儿童的成长,他们的冬天不应有寒冷,而这离不开家庭、学校、政府的共同关心和支持,愿留守儿童的冬天不再寒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