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保健品“伪装”成药品、普通食品号称有保健功能等现象层出不穷,不少产品靠“忽悠”蒙骗消费者赚取暴利。 一些针对老年人开始免费的“健康讲座”不断增多,实际上就是给老年人“洗脑”。保健品的营销策略也从“广而告之”,升级为专门针对老年人的精准“忽悠”,老人被“洗脑”之后,儿女阻止买保健品就是不孝顺。对于买得特别多的“会员”,保健品公司会授予他们一些“职务”,邀请他们当嘉宾坐在讲座主席台上,或带他们去旅游,从高额利润里挤出一点小甜头让老人深陷迷局。 为什么保健品销售欺诈行为屡禁不止,全国漫延,并且呈现向农村快速发展的趋势? 笔者认为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1、行政执法部门监管不到位。 2、各电视台广告审查不严,特别是一些以健康讲座栏目进行的非法广告,极易诱惑老年人上当受骗。 3、全国各地都大量存在这种销售模式,以至于销售人员都认为这是正常的,没有觉得是欺骗老年人的负罪感。 4、各行政执法部门查处困难重重,这种销售方式,具有相当的隐敝性,都是采取现场讲座的形式进行,执法人员检查时,他们就不讲了,现场取不到虚假宣传的证据,老年人也不配合取证,致使取证难。即使取到了证据,下达了处罚决定,还有六个月的上诉、听证期限,最后还要法院执行。能不能执行到位,也还是个疑问。起不到立竿见影、震慑违法行为的效果。 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有针对性的开展监管工作 1、中央电视台今日说法栏目2017年11月27日播放了“神药”的幌子的报道,以涉嫌销售假药罪,湖北广恩堂被抓了200多人。以笔者所在辖区的保健品销售者(药店除外),都存在这种保健品当药品宣传治疗作用行为,只是方式不同。但由于各地认识不一致,有些认为这是虚假宣传,应由工商部门查处。笔者认为应从国家局层面进行协调、沟通,统一认识,一律按销售假药行为或诈骗进行司法处理,效果会立竿见影。(笔者也和当地派出所进行过沟通,但他们认为不构成犯罪) 2、停止电视台以健康讲座进行的保健品广告。 3、全国统一进行查处,开展专项整治。并且对这项工作进行专项检查,以引起各部门的高度重视,切实保护老年人不再上当受骗。笔者觉得保健品销售欺诈已远远超过电信诈骗,危害甚大,但没有引起各部门的高度重视。 4、由各社区对老年人以中央台新闻调查、今日说法栏目多次的报道为内容进行宣传,提高老年人的防范意识。笔者所在的监管所也这样开展过工作,效果甚好,5户保健品经营者都已关门走人了,或许搬到别的地方继续经营。虽然关门走了,但他们的违法行为并没有得到应有的惩处,只是换个地方而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