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运动养生 > 健身 > 陆小聪委员:推进社区健身中心建设

陆小聪委员:推进社区健身中心建设

时间:2018-01-26 17:58  来源:  阅读次数: 复制分享 我要评论

陆小聪委员:推进社区健身中心建设

  东方网记者王佳燕1月26日报道:今天下午,政协上海市十三届一次会议举行第二次大会发言,来自体育界的陆小聪委员在发言中指出,要通过创新机制、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全面推进社区健身中心建设。

  近年来,上海的全民健身工作始终走在全国的前列,体育公共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市民参与全民健身活动的热情高涨。然而体育场地设施的相对短缺,已经成为制约上海市民广泛参与体育活动的结构性瓶颈。据全国第六次体育场地设施普查数据显示,上海的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仅为1.72平方米,与国内同类大城市相比,存在明显差距。尤其是上海中心城区,体育场地设施严重短缺,人均体育场地设施均在1㎡以下。

  《健康中国2030规划》明确地将提高国民的体育参与水平,作为增进国民健康的重要内容与手段。陆小聪委员指出,上海要积极推进社区健身中心建设,实现社区体育设施的有效供给,在社区中提供体育健身设施,充分利用公园、广场等公共场所开辟运动场地。通过建设社区健身中心,充分整合社区内各种体育资源,有效提供体育场地设施空间,切实满足社区居民的体育健身需求。

  他建议,要加速推进社区健身中心建设,形成政府主导坚强有力、资金投入多元整合、社会资源充分利用、体育设施小型多样、社区居民方便参与,具有新时代特征的社区健身中心的发展模式。有条件的街镇可以建立独立的社区健身中心。缺乏相应条件的,可以拓展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功能,增加体育设施,形成与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合二为一的社区文体活动中心,或是形成设施面积总量达标,但分散布点的社区健身中心。

  他还建议,要强化政府主导作用,在开展大调研的基础上,研究制定社区健身中心建设的有关政策和标准,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推动社区健身中心的建设。同时,提倡社会协同、政府与社会共建的发展方式,充分利用闲置用地、商业用房、工业厂房等土地资源,切实加大社区体育设施的增量规模。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