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新闻网讯(记者 史望颖 通讯员 张苗妙) 近日,记者在宁波市第二轮特殊教育行动计划动员会上获悉,宁波市特殊教育指导中心与华东师范大学特殊教育学系签订了合作共建“华东师范大学特殊教育学系宁波实验区”协议。 双方协定,以课题引领促进宁波市特殊教育事业的整体发展,提高特殊教育质量与研究水平,更好地满足特殊学生及其家长对优质教育的需求。主要围绕特殊儿童入学评估与安置机制建设、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化发展行动、特殊教育质量提升与特殊需要学生成长档案建设3个方面开展共建,合作共赢。 华东师范大学特殊教育学系宁波实验区建成后,将成立宁波市特殊儿童专家鉴定委员会,做好特殊儿童入学评估与安置机制建设。宁波市特殊教育学会秘书长柴林介绍,以前特殊儿童入学存在随意性,现在有了专家鉴定委员会,会对适龄残疾儿童、少年的身体状况、接受教育的能力和适应学校学习生活的能力进行评估,提出入学、转学建议,对残疾人义务教育问题提供咨询,提出建议,促进残疾儿童入学的科学化、规范化。 据了解,经过第一轮特殊教育计划的实施,宁波市共有特殊教育学校11所,并建成了300多个资源教室。在第二轮行动计划中,将用好资源教室,打造一支专业化的特教师资队伍。宁波市将推进特殊教育教师岗位证制度建设,要求特殊教育教师持证上岗,特殊学校特殊教育教师执证率达到75%以上,资源教师制证率到50%。此外,宁波市将依托华师大特殊教育学系的专业力量,推动特殊教育骨干教师专业化发展,选拔一批中层以上、业务能力突出的骨干教师,实行导师制,开展师徒结对,以点带面促进教师专业能力提升,辐射本区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