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条儿童“邪典”动画中,米老鼠被车撞得血溅路口。 有人把小猪佩琦改编成“毒动画”。 寒假里,不少孩子喜欢用手机或平板来观看动画、视频。 本版图片 《东江时报》采集 此前在网上搜索“爱莎公主”或“艾沙公主”可看到不少儿童“邪典”视频。 策划君说:近期,以艾莎公主、米老鼠、蜘蛛侠等儿童熟悉的卡通角色为主角,经过“二次创作”,伪装成儿童“邪典”动画片,甚至真人扮演的“邪典”视频短片,迅速在国内的网络上传播开来。眼下是中小学生放寒假时间,不少孩子通过手机、平板接触网络甚至这类视频的机会大大增加。这些毁三观的动画、视频,不仅辣眼睛,还会对少年儿童造成严重影响。东时君对那些别有用心的制作者和传播者愤怒之余,更希望家长和全社会对此不要掉以轻心,保护好孩子,远离不良视频。 电子时代,年轻的父母们喜欢把手机、平板当作“电子保姆”,一部动画就能换来片刻的安宁。然而,很多家长不知道,有些动画片并不适合孩子看。这几天,几乎所有微信微博都在议论一个话题:一篇名为《一群变Tai锁定观看YouTube的孩童,我以前为他们工作》的文章,揭露了国外某些专门毒害孩子的“邪典”动画产业链,里面公布的动画画面,用孩子们熟悉的动画主人公,改编成充满色情、暴力等儿童不宜的内容。令人担忧的是,不少内容已经流到国内,出现在许多网站的亲子栏目中。 网络无处不在,没有一个家庭能成“孤岛”。新闻一经发酵,不少惠州家长表示心生担忧,纷纷转发相关提醒,并赶紧自查给孩子看的动画内容。 家长担忧 动画毒害防不胜防 “孩子从1岁多就开始看巧虎、迪斯尼动画,孩子很喜欢,也能学到些东西,所以我从来没有限制他看这些动画片。”市民阿敏有两个孩子,大儿子今年已读小学三年级,小女儿今年3岁,都是爱看动画片的年龄。大儿子早就已经会通过爱奇艺、腾讯视频等自己找动画片看,有时她忙起来,还会让大儿子帮小女儿找动画片。 阿敏很惊讶,竟然有人用披着动画外衣的视频传播儿童不宜的内容,“以为在家里看这些学习类的动画会安全,结果还是防不胜防。”她反思自己以前没有做好指引,导致都不知道自己的孩子是否看了这些动画片,“以后还是要先自己看了再给他们看。” 家长晓晓则能确定两个女儿都没有看过邪恶动画片,因为“我们要求高,一般直接下载大V推荐的APP给他们看全英文动画片。如果在优酷或爱奇艺看,也一定要自己看完再下载发给他们。”晓晓称,也因此,女儿们从来不在优酷这些平台看动画片,不会因此被推送相关的视频。 “家长要充分做好引导。”晓晓称,孩子还不懂得分辨善恶,家长要告诉孩子哪些能看哪些不能看,为什么不能看,孩子们其实都懂。 家长震惊 米老鼠车祸动画吓到女儿 “以前觉得孩子看动画片应该不会有什么问题。但真没想到现在无节操,不道德的人太多了,制作这种“有毒”的动画片简直就是毒害孩子。”市民刘女士告诉东时记者,之前她让六岁的女儿自己在电脑上找动画片看,可是一会儿,刘女士过去看,发现女儿选的动画片居然有暴力的镜头。“好像就是那个米老鼠出车祸的,当时我女儿已经吓到了,觉得米老鼠非常可怜。我赶紧给她关了。”加上最近的新闻,刘女士更加肯定女儿上次不小心看到的就是“毒视频”。 就在市民范女士以为动画片是哄娃神器时,各种披着动画片外衣的“有毒”视频悄然在网上流传,这让她觉得不可思议。“那些视频会给孩子造成多大的伤害真的非常难说。”范女士的孩子四岁半,平时非常喜欢看动画片,其中就有小猪佩琦,虽然孩子一直是在电视上看动画片,暂时没有接触到“有毒”视频,范女士依然觉得要提高警惕。“孩子总会长大,他慢慢就会自己去找东西来看,如果看到“有毒”视频,后果真是不堪设想。幸好现在部门采取了行动。” 警方回应 惠州暂未收到视频相关警情 针对这些暴力视频,记者昨日从市公安局了解到,近期并未收到有关的警情,而根据网上这类视频,警方也保持高度关注。另外,记者尝试通过搜索引擎在百度、奇艺、腾讯以及优酷等网站进行关键字搜索,发现类似的视频已经被屏蔽。由于网络的迅速反应,我市警方称暂时没有进行相关的清查行动,但对此事将保持持续的高度关注,维护我市网络安全,保持正能量。 市民声音 《小苹果》MV居然没提示少儿不宜 “记得去年,当时我家侄女只有两岁多,居然很喜欢《小苹果》这首歌。为哄她,有一次我在百度上找出曾经流行的歌曲 《小苹果》MV,可是一打开就觉得非常震撼,里面居然有裸露内容。我对《小苹果》很不以为然,从来不看这歌曲的MV,当时看了真是把我吓着了。看了10秒,我赶紧关掉视频。这个MV居然没有任何提示‘画面有裸露和性提示,少儿不宜’之类的字眼,简直混蛋。就那次,我已经觉得我犯了好大好大的错误,心痛死了。之后,就只给侄女看贝瓦儿歌的动画。” ——— 市民李小姐 “现在不少儿童电视内容也是非常不妥。之前看的《舞法天女》简直是校园欺凌事件的翻版,我再没让她们看过,现在看电视我都是陪着她们看的。” ——— 市民黄女士 老师建议 家长为娃选动画要从三方面考虑 惠州一公办幼儿园陈老师认为,这些具有暴力倾向、性暗示视频将对孩子造成很大的危害。首先是孩子对事物还不具备正确是非辨认能力时,接触暴力倾向、性暗示视频,不仅影响、甚至模糊孩子对是非的辨认。最重要的是孩子具有爱模仿天性,会引发孩子做出不道德行为。 陈老师建议,家长在为孩子选动画片或者各类视频时,应从以下三个方面考虑:知识性,帮助孩子提高认知;教育性,有情感的启蒙;时间性,时间不宜太长。 本组文字 《东江时报》记者范文燕 冯丽均 蔡伟健 新闻背景 儿童“邪典”视频背后藏利益链条 据新华社电 1月22日,在美国洛杉矶好莱坞,米妮参加添星仪式。然而,在某一个阴暗的角落,有一些人正披着“米妮”的外衣,用充满暴力、血腥和色情的改编“动画”荼毒着电子设备前的孩童。 腾讯视频23日回应新华社记者采访证实,截至当天,腾讯下架涉儿童“邪典”原视频1464条,对23万条存疑视频作批量下架处理,对53万余条视频撤回复审,封禁恶意账号621个。相关视频的清理工作还会持续进行。 技术难以完全鉴别 同样来自迪士尼的 “艾莎公主”是儿童“邪典”视频里出现频率最高的人物之一。 近两年,国外知名视频网站“优兔”(YouTube)曝出“邪典”视频,被媒体称为“艾莎门”。 这些视频情节简单粗暴,多在手机和平板电脑客户端上播放。美国媒体认定,视频由成人制作,目标瞄准不太识字、极易受画面影响的学龄前儿童。 试想,一个三四岁的孩子看到艾莎公主做开颅手术,会对心理造成什么影响? 颇具迷惑性的是,这些动画大多配以欢快音乐和儿童笑声,上传者把视频标签定为“卡通”“教育”等,与正常动画视频混杂在儿童频道中。除非家长“一陪到底”,否则粗看之下难以发现异样,防不胜防。 “优兔每分钟上传的内容达到300小时,一秒一秒地审查每部视频不可能,”美国技术伦理学者戴维·波尔格22日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 |
上一篇:播放儿童邪典视频平台或担刑责
下一篇:广东涉儿童“邪典”视频企业被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