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养生图库 > 用“互联网+”挖掘价值 以生态打造养生旅游(图)

用“互联网+”挖掘价值 以生态打造养生旅游(图)

时间:2018-01-25 02:16  来源:  阅读次数: 复制分享 我要评论

丰阳古村的古建筑引起清远博士团的关注。

丰阳古村的古建筑引起清远博士团的关注。


  要实现秦汉古道的概念与旅游文化深度结合,“互联网+”的思维可以起到推动作用;要利用连州水质、气候、环境等生态资源升级旅游产业链,让旅游和养生结合在一起,打造养生旅游基地……4至5日,清远传统文化促进会牵头组织14名清远博士实地探访秦汉古道连州段,感受当地深厚的人文历史底蕴。除了亲身体会,清远博士们还在连州举行了“一带一路”连州秦汉古道研讨会,这些高端知识分子从历史文化、互联网+、旅游发展、养生等方面畅所欲言,为连州发展建言献策,为连州更好地融入“一带一路”战略发展提出了诸多宝贵意见。

  广东省自驾旅游协会常务副会长向春明介绍,本次活动旨在通过整合清远高端人才资源,结合“一带一路”战略来对口落实县域经济智慧帮扶工作,让高端人才资源真正为社会所用,为连州乃至清远的经济发展贡献更大的力量。

  建言秦汉古道用“互联网+”思维挖掘价值

  经过牌坊,穿过老屋,一条由鹅卵石、青石板等混杂泥土的小道呈现在博士团的眼前。“这就是秦汉古道。”连州刘禹锡纪念馆馆长曹春生指着这条蜿蜒的小道表示。7月4日上午10点,清远博士团抵达秦汉古道西塘岭段,感受秦汉古道厚重的历史底蕴和文化内涵。

  “这里处处是历史的痕迹,甚至这些台阶都是碑刻。”曹春生介绍,秦汉古道作为沟通中原与岭南的最早官道之一,是海上丝绸之路与陆路的交汇点,具有连接海陆丝绸之路通津文化的价值和意义。

  “这里真的是太有历史研究的价值了。”博士黄利华感叹。然而,行走在丰阳古村中,她遗憾地提出,秦汉古道的保护和修复工作并不到位。“就我目前所见,秦汉古道现在是古中有今,今中有古。保护和修复的不到位,让古道的精髓正在逐步流失。”

  对此,博士侯长红十分认同。她认为,必须完善秦汉古道的保护和修复工作,让秦汉古道的精髓得以保存,让珍贵的历史文化见证得以留存。

  “秦汉古道是一个事实品牌,但不是一个价值品牌。秦汉古道的保护和修复是一个艰巨的工程,却并不符合社会大众的价值判断。那么,如何把大众的价值判断和事实判断糅合在一起?这需要我们思考。”博士钟备指出,可以参考清远市民卡的成功经验,探索一种方式让秦汉古道的保护工作、让连州的旅游发展,达到政府、本地市民和外地游客三方得利的效果。

  那么,如何让秦汉古道的价值发挥出来?清远市传统文化促进会会长董兴宝表示,希望把“风马牛不相及的事情发生关联”。“如何把这个秦汉古道的概念,与旅游、文化、健康、贸易、教育、美丽乡村建设、农村综合改革、艺术创作等深度结合呢?‘互联网+’的思维应该可以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聚焦特色旅游用故事为景区披上神秘色彩

  “晶晶掷岩端,洁光如可把。琼枝曲不折,雪片晴犹下。石坚激清响,叶动承馀洒。前时明月中,见是银河泻。”在连州地下河溶洞中,蕴藏着一道落差35米的地下飞瀑,是目前中国已探明的最大的洞内瀑布。刘禹锡将之称为“飞练瀑”。这种洞中飞瀑奇观,不但是中国仅有,在世界也堪称一绝。

  “石钟乳神秘瑰丽,真是令人流连忘返。”诸位博士纷纷感叹。博士黄利华提出,连州地下河的经营者应注意挖掘地下河的故事,如在发现、探寻、清理、建设等过程中曾发生的故事。“用故事为地下河披上一层更为神秘的色彩,用故事为地下河赋予更多的文化内涵,用故事使游客留下更深刻的记忆。”她认为,有故事的地下河更能使人印象深刻。

  对于整个连州的旅游发展,黄利华也有其独到的看法。“以游客的眼光看连州,连州旅游资源应在保持原汁原味和打造特色之间平衡,不但用互联网宣传,还要互联宣传。”她表示,没有特色的旅游景区是缺少吸引力的。连州旅游的发展必须打造更多的特色,并通过与其他省、市进行互联,扩大影响力。

  “吃、住、行、游、购、娱”是旅游的六大要素。其中,“行”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连州的交通仍需加强,只有清连高速和二广高速还不够。同时,连州市区到旅游景区的交通,特别是公共交通需要进一步完善。”陈金辉认为,交通的便利能吸引更多本地和外地的游客前往。

  “如果在我们询问的时候,连州的市民回答不是‘不知道,我也没去过’,而是‘我们连州处处是美景”,那么,连州的旅游便迈出了一大步。”据了解,连州美景虽多,但由于公共交通不发达等原因,真正欣赏过的连州市民并不多,更无法产生更多的认同感和自豪感。“通过打造品牌形成口碑,在口碑的基础上形成特色,在打造特色的同时提高质量,并完善公共交通服务。”对此,博士刘坤建议。

  “绿、美、清、吃、住、行、福、禄、寿、精、气、神,”这是清远市科技局局长、博士林光美对连州旅游发展重点的总结。“绿化、美化、水土保护、挖掘小吃文化、规范建筑风格……连州的旅游资源丰富,发展潜力十分巨大。”

  献策长寿之乡依托资源优势打造养生旅游基地

  湟川两岸崖壁奇异,直如刀削,悬空落河,如雾如纱。秦汉古道的最大特点是“水陆联运”,越岭后即与连江的水运相接,南下直达广州。这也正是清远连江“通津”文化的重要例证和体现之一,具有连接海陆丝绸之路通道的价值和意义。湟川三峡,则扼守连江的咽喉,兼具“长江三峡之险,漓江山水之秀”。

  如何在连州打造药食养生基地?在体验湟川三峡的优质环境后,博士龚慧涵提出:“上工治未病。现代人越来越注重养生保健。而连州的水质、气候、环境等资源十分优越,对于发展养生旅游十分有利。因此连州可升级旅游产业链,让旅游和养生结合在一起,创造更多的价值。”

  据了解,生态养生旅游是一种新兴的旅游形式,其将生态旅游和养生旅游相结合,其往往是依托旅游地优美的生态景观,同时利用诸多的养生手段和完善的养生设施,为游客提供一种观光、休闲、养生为一体的综合旅游方式。而兼具“中国生态旅游大县”和“中国长寿之乡”两大名片的连州,无疑在发展生态养生旅游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龚慧涵认为,目前连州的旅游仍以一日游、两日游为主。短时间停留的旅游并不能大力地拉动经济的发展,但生态旅游却可以。据悉,生态养生旅游市场受众层次多,旅游产品涉及到的产业链条长,旅游要素覆盖较多,因此生态养生旅游产品比较容易产生较大的综合消费总额。产品的生命周期较长,盈利回收一般把握较大,投资的规模可根据低、中、高不同的市场结构进行调控,资金回收压力相对其他类型的产品而言较小。

  此外,博士高俊、印大中、侣丽萍等也纷纷提出,可在连州探寻长寿的秘诀,将健康防老引入连州旅游,把“中国长寿之乡”的名片擦亮,并形成推广效应。

  文/图:南方日报记者 邱羽琪

netea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