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中医养生 > 85岁立志再看诊50年 被袁省长接见的国医大师有哪些故事

85岁立志再看诊50年 被袁省长接见的国医大师有哪些故事

时间:2018-01-24 18:20  来源:  阅读次数: 复制分享 我要评论

  浙江在线1月24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陈宁 见习记者 黄慧仙 通讯员 于伟)1月23日,浙江省表彰国医大师、全国名中医暨首批省国医名师命名大会在省人民大会堂举行。会前,省长袁家军接见了名中医代表。

  袁家军说,中医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一门“望、闻、问、切”的科学,也是一门关于人生的哲学。它借鉴、吸收、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精华,是中华民族的瑰宝。要聚焦“健康浙江”建设,以人民为中心,大力推动中医药高质量发展,推动中医药资源和力量向基层下沉,在重大疾病防治、重大新药创制、重大技术攻关、重大项目建设等方面取得更多突破。

  去年12月,葛琳仪、王永钧、范永升、王坤根、陈意、连建伟、俞景茂7人当选为浙江省首批国医名师。其中,葛琳仪是浙江省第2位国医大师(第一位为2012年去世的何任先生),为浙江省名中医团队的领军人物。

  那么,这些被省长接见的这些名中医,为我省的中医药事业发展做出了哪些贡献?他们又是如何诠释大医精诚暖人心的呢?

微信图片_20180123165556.jpg

  “误打误撞”与中医结缘 还要“再看门诊50年”

  195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率先在北京、上海、成都、广州四地成立了第一批中医药院校。当时身为浙江省建德第三康复医院护士的葛琳仪,经过刻苦努力,一举考入上海中医学院,成为中医院校教育的“黄埔一期”学生。

  当时的上海中医学院只有一个中医系,共120名学生。“那时对中医一无所知,只是听从母亲灌输的‘中医好’理念便学了。”葛琳仪笑称自己与中医结缘有些“误打误撞”,但在每个学期3~4次的小见习中,葛琳仪受到程门雪、王文东、乔仰先等良师的教诲,实实在在地看到了中医的临床疗效,让她逐渐全身心地入了中医门。

  葛琳仪自1962年8月起从事中医临床工作,近60年来,她从未间断临床工作。如今85岁高龄仍坚持每周4个半天门诊,并带领学生临证抄方。葛琳仪病人众多,擅治肺系、脾胃、内分泌及疑难病、老年病。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再看门诊50年!”23日的大会上,85岁高龄的葛琳仪这句“职业愿景”,引发了现场阵阵掌声。

u=3233198697,3744942162&fm=173&s=6213548944B14F94C00DBDCF03006061&w=640&h=427&img.JPG

  在临床上,她倡导“三位合一”中医思辨模式,融辨证、辨病、辨体(质)为一体,强调辨体论治在中医治未病中的思辨优势。其次,她主张谨守病机,“正本清源”为要,认为求治中医患者以慢性病、老年病及疑难杂症居多,多属虚实错杂之证,应“正本清源”,主张“攻补兼施”。而在用药上,葛琳仪以简练、轻重有度为特点,主张以中为主、衷中参西。

  1971年,为响应国家号召,葛琳仪主持了“浙江省防治慢性气管炎协作组”工作,先后对七叶一枝花、侧柏叶等52种药物进行了临床与药理研究,在对上万名慢性气管炎患者治疗基础上,制定了慢性气管炎临床分型及治疗规范,筛选出多种有效单味中草药及药对。

  在60年的行医生涯中,每次遇到社会上突发的各种疠气疫毒,如1988年甲肝大流行、2003年“非典”、2008年手足口病等,葛琳仪总是挺身而出,亲率省内名老中医根据疠毒之气致病特点,结合地域特征,研讨、制定出行之有效防治中药处方,为有效地防治这些流行病的发生发展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M000F58CggSDVj-rpGAfE4zAABPziHCNxI258.jpg

  “作为中医人,葛老集医道技于一身的。”葛琳仪的带教徒弟、浙江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教授夏瑢说,老师开药非常实在,不需要的药物绝对不会给病人开。葛老还常常教导患者如何保健、锻炼,全方位为病人好。

  此外,对于目前浙江省的中医药工作发展,葛琳仪也有着自己的看法。葛琳仪说,浙江省中医药在全国率先开展控制中医大处方,推行“看中医减少跑”活动,实施“中医基层化”战略,编制全国首套《中医药与健康》小学教材,打造“浙派中医”品牌等方面都实现了创新和突破。

  “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如管理方面存在上热下凉的情况;资源投入方面中医院与西医院差距拉大,尤其省级中西医院之间。”葛琳仪说,她希望能够继续坚持中西医并重方针,在资源配置上向中医倾斜,并加强中医药管理局的管理职能,从而加快推动浙江省中医药事业的发展。

  大医精诚成毕生行医追求

  全国名中医范永升,是中国第一批中医硕士研究生, 80年代末受国家教委派遣赴日本佐贺大学留学,把中医药治疗风湿免疫病作为自己的主攻方向。1990年留学归国后,一直从事系统性红斑狼疮等风湿免疫病的诊治研究。1992年在全国率先建立中医风湿免疫病专科,该科先后被评为浙江省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国家卫生部重点临床专科。

3dd5373b385e762_w500_h375.jpg

  2005年,范永升领衔的“中医临床基础”学科成为浙江省“重中之重”学科,2009年成为国家重点学科,实现了浙江省属院校国家重点学科零的突破。其本人先后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等国家级项目12项。

  经过长期临床实践和研究,结合古代经典,范永升提出SLE的中医基本治法——解毒祛瘀滋阴法。在免疫风湿病领域,特别是有关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中西医结合临床与基础研究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成果。其独创的“毒瘀虚论治系统性红斑狼疮”方案,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为治疗轻型系统性红斑狼疮临床路径,成为国家中医药行业标准。

  对于中医一行,范永升从来有着自己的坚持。“作为医者,行医的态度要严谨,说‘如履薄冰’、‘如临深渊’,并不为过。”范永升说,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医生,不光要有精湛的医疗技术,还要拥有良好的医德。

  “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医人不得恃己所长,专心经略财物,但作救苦之心……”药王孙思邈在《大医精诚》中的这几句话,成为了范永升一直铭记着的话。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