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晨起头晕,思维混乱,很迟钝 虽然睡了一觉,但起床的时候总觉得睡不醒,头昏脑涨。 一般要到吃完早餐了,头脑才慢慢可以清醒过来。 2、吃完午饭以后犯困 吃完午饭必须要睡一觉,不然整个下午都没有精神。 这看似是每个人都会出现的症状,但血黏者更甚。 这是因为午餐后血液循环加快,血黏度高的人大脑供血不足。 3、蹲着干活一会就喘气 血液黏稠的人如果蹲着,血液很难回流到心、肺、脑等器官,就会导致这些器官出现血氧不足,人就会觉得呼吸困难,一会就大喘气。 4、不定时出现视力模糊 血液变黏,流速减缓,血液和养分无法及时到达视神经,视神经或视网膜就会出现暂时性的血氧不足,看东西就会短暂模糊。 想预防血稠,你要做到以下6点。 1、多饮水。 经过一晚睡眠后的失水、消化食物消耗的水,都会使血液变稠。 多喝水是稀释血液的好方法,但喝水也有讲究。 首先时间的选择很重要,晨起、三餐前1小时、睡前都要喝二百毫升水。 其次是选择稀释效果好的水,比如白开水或淡茶水。 2、多吃具有稀释血液功能的食物。 如抑制血小板聚集、预防血栓形成的有黑木耳、洋葱、燕麦等;类似阿司匹林抗凝作用的食物有番茄、红葡萄、橘子等;辅助降脂的有香芹、魔芋、山楂、海带、玉米等。 3、少吃动物内脏、动物脂肪及甜食。 像猪脑、猪肝、肥肠等含大量胆固醇和饱和脂肪,过量食用会让胆固醇堆积,增加血黏度。 甜食会升高血中的甘油三脂,也可让血液加速黏稠。 故三餐宜清淡一些,荤菜以优质蛋白为主,粗细粮搭配。 4、坚持体育锻炼。 散步、慢跑、游泳等运动都能促进血液循环,加快体内脂质代谢。 5、戒除烟酒。 6、消除忧虑,情绪乐观,保持心理健康。 必要时要在医师指导下服用有改善血管壁、降低血脂功能的药物。 (责任编辑:张爽)
相关报道 >>返回频道首页
微信订阅号 手机版 法人微博 Android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