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欣慰的是,很多民间机构希望和“养生学校”合作,成为所在社区的养生基地。但是,报名的机构太多,该如何挑选呢?本着实实在在为读者服务的宗旨,我们决定请读者来为自己心目中的社区养生学校设“门槛”,提出对于“养生学校”的要求,包括硬件、师资、投入等。 姚仲民是一名中医副主任医师,对我们的社区养生学校很感兴趣。不过万事开头难,他认为,要想办好养生学校,首先需解决师资问题,比如请一些有名气的中西医,类似北京卫视《养生堂》栏目那种,为大家支招解惑。 “不过这些医生也得接地气,能够就日常生活中的常见病、多发病等,有针对性的进行耐心细致地讲解。并且能大方地传授一些易学好掌握的养生保健方法,让大家学到终身受益的东西。”姚仲民说,他希望社区养生学校每次开课人数不要太多,保持在30-50人之间。一周开课一次为宜,每堂课不超过一个半小时。场地最好200平方米以上,室内通风要好,周围交通便利。 而34岁的热心读者陈静家住渝北龙塔,是一名中学老师。她的父亲前不久由于求医心切和缺乏相关知识,去做免费体检时花6000多元买了一堆根本没用的东西。为此,陈静希望养生学校除了教大家养生保健方法外,还能教大家如何正确购买保健品。尤其针对离退休的中老年人,积极地帮助他们去了解产品,进行理性消费。 本版文/重庆晨报记者 彭怡冶 征集令 如果你对“重庆晨报社区养生学校”也有自己的要求和构想,欢迎告诉我们。同时,也欢迎一流的医疗、保健、营养专家;公信力、美誉度俱佳的医疗机构、营养机构、健康会所;民间高手、养生达人等联系我们,共同为社区养生学校出力。 我们也欢迎社区街道办、企事业单位、大中小学校、各种社会团体的参与。如果你有兴趣,我们将把专家、养生达人请到你身边,举办诸如养生讲座、健康论坛、健康义诊、趣味运动会等与健康相关的互动活动,真真切切地把健康送到每一位员工、每一位学生、每一位社团成员及每一位市民的身边。 工作联系:13708373788(彭小姐);15086677277(王先生);QQ:707241626
|
上一篇:老年人养生保健小常识